正文 第三十一章 獻妙招(1 / 3)

第三十一章 獻妙招

劉邦從戚姬那裏出來,進了函穀關。

進函穀關後,劉邦遇見轅生。

轅生為劉邦出了一個好主意,這個主意,讓劉邦幾次死裏逃生!

轅生說:“漢與楚相持滎陽多年,我軍常常困乏。如果您出兵武關,項羽必然引兵南下,您深壁高壘、相持不戰,讓滎陽、成皋之間暫且得以休息。命韓信安撫趙地、東連燕齊,然後您再北上滎陽。這樣,楚軍多處防備、兵力分散,漢軍得到休息,一定大破楚軍。”

轅生的話一下子打開了劉邦戰略思維的空間,大腦一下子輕鬆、清晰起來。

劉邦認識到過去的失敗,被項羽追著屁股打,就是眼睛隻盯著滎陽、成皋這個戰略要點,與項羽在這個戰略要點上進行拉鋸戰。這樣做的要害,就是捆住了自己的手腳,使自己失去了活動的戰略空間。

現在轅生的話,讓劉邦意識到,要跳出滎陽、成皋這個戰略要點,開辟更為廣闊的戰場。戰場廣闊,自己有回旋的戰略空間,在更大的戰略空間上進行戰術爭奪,多點開展,讓項羽疲於奔命,顧得頭來顧不了尾。與項羽開展麻雀戰,項羽來時躲進深山、地堡,偃旗息鼓,使項羽找不著開戰的對手;項羽走了,自己從深山走出來,從地堡中走出來,大張旗鼓地攻擊項羽防守力量薄弱的地方。

劉邦有了清晰的戰略戰術,還是困難重重。

首先是劉邦手裏沒有兵了!

關中,這個大本營老弱殘廢都被蕭何征召送到了前線;呂澤手理的兵也被他借走一部分送給了英布。這些兵都被他消費在滎陽保衛戰中了。

戰爭主體是士兵,沒有士兵再好的戰略戰術,也是白搭!

劉邦決定,還是到櫟陽想辦法!

蕭何等見劉邦回來了,大家心頭的那塊石頭才搬走了!

這時,外出尋找劉邦的夏侯嬰回來了!

劫後餘生,雖然有幾分餘悸,但也慶幸!慶幸自己撿了條性命回來了!慶幸大家又都見麵了!

這時,蕭何做東,擺酒相慶。席間擺滿了酒肉,但沒有人放得下心情來開懷暢飲。

劉邦為此也試著做了幾次努力,但都失敗了!

因為劉邦自己心裏有事,他自身就樂不起來,也就無法讓他的手下快樂起來!

劉邦再次站了起來,舉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將酒碗摔在地下。酒碗摔得稀爛。之後放聲大哭、嚎啕大哭!

這時,手下那些將領,被壓抑的情感如山洪爆發,狂瀉奔湧!

整個宴會大廳,哭聲一片!

沒有人相勸,都是那麼使勁地狂嚎!相互擁抱著狂嚎、幹嚎!男人那種特有的粗獷、哀嚎的嗓音,驚天地、泣鬼神!這種哀嚎的嗓音,讓大地發抖,讓高山肅穆、讓大河嗚咽、讓大海靜默!這些劫後餘生的男人,毫無禁忌地、放肆地哀嚎,仿佛又是一場淘號大哭的競賽,沒有誰想壓抑自己,都歇斯底裏地狂嚎!

這些男人的狂嚎,這些死裏逃生的將軍們的狂嚎,猶如深秋的夜晚,一群野狼嘶吼!

這些男人的狂嚎,這些死裏逃生的將軍們的狂嚎,他們仿佛沒有意識,隻想痛快淋漓地發泄!

他們的發泄,又讓他們朦朧地感到,他們要複仇!要為他們的屈辱複仇!

這群男人發泄夠了!

也許是他們耗盡了精力,慢慢停止了哀嚎!

之後相互攙扶著離場!

劉邦留下了英布!

劉邦對英布說:“我們不應該就此消沉下去,我們應該振作起來!我們和項羽的爭奪,剛剛開始,我們應在更廣闊的戰場上與項羽較量!“

英布問道:“漢王有話就直說吧!”

劉邦說:“我們現在就隻有你手裏那八九千人馬了,我想和你一起帶著你手裏的人馬向宛、葉進軍!”

英布聽了,很有啟發,說:“這是一個大膽的戰略構想,宛、葉這個地方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活動空間大,又沒有遭受戰爭災難,是個駐軍的好地方!”

劉邦接著說:“你說得很對!這裏不但幅員遼闊,而且人丁興旺,兵員充足。我們一路向宛、葉進軍,還可以一路征兵!”

英布說:“我們奪取南陽後,就等於在項羽的床頭放了一把尖刀,讓項羽無法入睡!”

劉邦說:“更重要的是南陽地勢險要,三麵被大山包圍,境內又有九座高山,溝壑縱橫。項羽來了,我們可以和他捉迷藏。在南陽,我們還有一隻部隊,就是王陵帶領的部隊。他手下也有三四千人。我們到了那裏,與王陵聯合,實力更強大!

劉邦在櫟陽休息了幾天,就與英布一道進軍駐紮到了南陽。

項羽聽說,劉邦帶兵駐紮到了宛、葉,便帶領大軍進軍宛、葉,尋機與劉邦作戰。

項羽帶著當年縱橫天下,馳援彭城,殺得劉邦五十六萬大軍落花流水的三萬騎兵,很快就追到了宛、葉。

劉邦部隊都是七拚八湊起來的。有英布的舊部四千多人,有沿途招收的新兵三千多人,有王陵的四千多人,還有一些散兵遊勇。這些士兵聽說過項羽三萬騎兵的神勇,劉邦更是心有餘悸!

不過,劉邦畢竟久經沙場,成竹在胸。麵對洶湧而來的項羽三萬騎兵,麵對自己惶恐不安的部下,麵對自己談項羽色變的士兵,劉邦談笑風生。

有將軍問劉邦:“當年,漢王五十六萬大軍都鬥不過項羽的三萬騎兵,我們現在隻有一萬多烏合之眾,自然不是項羽三萬騎兵的對手,漢王為什麼還這麼鎮定自若?漢王不怕又會遭遇彭城當年全軍覆沒的悲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