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真假和談(1 / 3)

第四十一章 真假和談

每個活著的人,都有一根精神支柱!

大人物,有大支柱!小人物,有小支柱!

項羽的精神支柱就是發號施令,控製天下!

如今,項羽的這根支柱,受到劉邦的威脅,搖搖欲墜,項羽就失去了過去那種馳騁天下、縱橫沙場的威風了!

這天,受到劉邦的奚落與嘲笑,項羽有了大廈將傾的危機感!

項羽在項莊等人勸說下,回到軍營。他沒有去中軍帳,而是去了虞姬那裏。

虞姬聽說了項羽在廣武澗邊的遭遇,便在房間裏為項羽溫好了酒,擺好了餐具,等待項羽的到來。

虞姬知道,這個時候的項羽是一定會到她這裏來的!

項羽來了!

項羽不聲不響地走到虞姬身邊,虞姬替項羽脫下披掛,並扶項羽坐下來,為項羽斟酒。

項羽與虞姬低盞淺飲,兩人隻是相互碰碰杯,並沒有說話。不知不覺中,項羽已喝了幾杯悶酒,臉也有些紅暈。虞姬安慰項羽說:“酒慢慢喝,才能品出陳味;事慢慢做,才能悟出心意。失敗,有可能是操之過急所致;成功,也許就在某一刻的等待之中。都是常有的事,不必太在意!”

項羽望著虞姬,伸出右手,虞姬也把右手伸過來,兩人手拉著手,相互對視了一眼。項羽眼眶濕潤了,像一個小男孩依戀母親那樣,心存感激與寬慰!

項羽握著虞姬的手,揉搓了一會,收回自己的手,對虞姬說:“你現在是不是覺得我很可憐?”

虞姬沒有作聲,隻是搖搖頭,舉起酒杯,勸項羽又飲了一口酒,然後說:“你在我心裏,永遠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項羽搖搖頭,傷感地說:“過去也許是,現在不是了!現在我就是一隻被人趕出山林,流落在平原的老虎,連條狗都不如!”

虞姬安慰說:“人的一生是不平靜的。有時順暢,有時不順暢,隻要自己不放棄,總會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項羽不做聲,喝了一口悶酒!

虞姬又說:“人一生想得到的東西太多,世間的東西也太多,誘惑太大。要榮華富貴,要江山社稷,要妻妾成群,要子孫滿堂,要永垂不朽。人的欲望是無底洞,如果不知足,就永遠無法滿足!古人說,‘知足常樂,知止不辱,可以長久。’不要太看重眼前的得失!”

虞姬的話,觸到項羽的痛楚!

項羽又喝了一杯悶酒,慢慢說:“我曾經擁有天下,我曾經指點江山,我曾經裂土封侯,我自封西楚霸王,評判百官,主宰天下,何等威風?可今日如一條喪家狗,反而被劉邦那老兒挖苦!”

項羽越說越氣憤,失去了往日在虞姬麵前的溫文爾雅。

虞姬說:“星轉鬥移,風水輪流轉。昨日你裂土封侯又怎樣呢?不到半年,天下又鬧騰了,百姓還是不得安寧!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江山社稷是百姓安居的樂土。擁有了江山,百姓不能安居;建立社稷,百姓不能樂業。這江山就注定不是你的;這社稷就注定不受百姓擁護。如今劉邦愛鬧騰,就讓他鬧騰去。劉邦得到了天下,百姓不能安寧,劉邦同樣也不能安寧;劉邦得了天下,百姓安寧了,劉邦也安寧了,我們也自然安寧了!我們不要與劉邦較真,與自己過不去,好好安排當下,享受當下,就是福氣!昨天過去了,即使昨天很輝煌也是過眼煙雲;明天很誘惑,即使再風光,也是水中月,鏡中花;隻有今天,隻有當下,才實實在在,我與你這樣淺斟慢酌,隻要我們高興,隻要我們快樂,也是一種千金難買的幸福時光!”

項羽點點頭,似乎領會了虞姬的良苦用心!

項羽與虞姬又對飲了一口,慢慢說:“我隻是感到虧欠你太多。得意時,冷落了你;失意時,才想起來你!”

虞姬說:“與你在一起,無論你是得意還是失意,我都很知足!你得意時,我雖然冷清,但我心裏惦記你,也不知孤獨;你失意時,想起我,讓我感到你心中有我,讓我感到活著有價值,讓我明白,這一生沒有白活,讓我更感激你!”

虞姬的話,項羽聽了心口發熱,眼淚也是熱的,一直噙在眼眶裏。

項羽說:“我在想,我一旦失敗,你將如何生活?”

虞姬說:“這個我已經想好了!你一旦失敗,我絕不苟且活在這世上。我也陪伴你去死,陪伴你到天堂去!我這一生大部分時間是生活在你的軍營裏,是為陪伴你而活著。在臨死的那一刻,我要為自己活好那一刻,麵對死亡時,我絕不會哭哭啼啼,我要與你一樣,轟轟烈烈地麵對死亡,讓我轟轟烈烈的死亡永遠留存世間!”

項羽聽了微微一笑,這笑容裏露出很多心酸!

虞姬也笑了!

虞姬說:“現在,我們還不到談死亡的時候!我們還有更多的話要說!”

虞姬的話提醒了項羽,項羽說:“今天,劉邦說要與我談判,近日將會派人過來!”

虞姬說:“劉邦詭計多端,要多加提放!就是談判,我們也不能輕易答應劉邦提出的條件,我們手裏還有很多牌,劉邦的父親,劉邦的老婆還在我們手裏,劉邦不接走他的父親、老婆,是不敢輕易開戰的。”

項羽說:“這一次,我聽你的!”

劉邦告訴項羽說:“過兩天,派人來與你談判。”劉邦回到軍營後,並未及時派人過來談判。劉邦不是不想談判,劉邦是認為談判還不是時候。劉邦之所以說過兩天派人來談判,是拖住項羽,麻痹項羽,讓項羽在等待中煎熬!劉邦就抓住項羽在戰與和的的等待中一心一意忙乎自己的事!

這段時間,劉邦又辦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封韓信為齊王不久,就履行承諾,封英布為淮南王。這是漢四年七月的事情。為什麼劉邦在封韓信為齊王的五個月後封英布為淮南王呢?

劉邦做事情都是深思熟慮的,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建立了說話守信用,做事講誠信的信譽,更關鍵的是增強了凝聚力,使諸如彭越這一類人心存念想。讓這份念想,把他們緊緊套住,不生亂,不生變!

第二件事情是漢四年八月,劉邦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開征算賦。算賦的開征表明劉邦政權步入正軌,保證政權的列支有正常、穩定的收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