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 寶馬殉情(1 / 3)

第四十八章 寶馬殉情

在岸邊等候項羽的那個男人是烏江亭長!

項羽來到烏江岸邊,烏江亭長仰慕項羽的英雄氣慨,專門找來船隻,停靠在岸邊等候項羽過江。他對項羽說:“江東地方雖小,但是也縱橫幾千裏,有數十萬民眾足夠您稱王。希望大王能趕快渡江。現在這裏隻有我一條渡船,即使漢軍來到江邊,也沒有船渡江。”

項羽聽了很感動,他想:家鄉人民沒有忘記他項羽。我項羽起義,八千家鄉子弟與我一同離開江東,縱橫天下。我風光時,家鄉人民為我驕傲;我失勢時,家鄉人民還惦記著我、幫助我。我項羽感到很欣慰、很知足。項羽原本是想過江的,現在,項羽改變了主意。

項羽笑著對烏江亭長說:“上天要我滅亡,我渡江又能怎麼樣呢?何況當初我和八千子弟兵東渡烏江,向西進軍,現在卻沒有一個人能活著回來,即使父老鄉親可憐我,讓我在江東稱王,我又有什麼臉麵見父老鄉親呢?即使父老鄉親不說什麼,我項羽難道心裏沒有愧意嗎?”

烏江亭長說:“打仗沒有不死人的,男兒血染沙場,是一種豪氣,是家鄉人民的驕傲!戰爭肯定有輸贏,贏了,我們高興,我們自豪!輸了,我們吸取教訓,擦幹血跡,重整旗鼓,卷土重來,沒有什麼了不起?家鄉人民歡迎您回歸故裏,養精蓄銳,從頭再來。我聽說您戰敗,我天天在這江邊等著您歸來,已有半個多月了。我對自己說,我活一天,就在這裏等一天。家鄉人民囑咐我,一定帶楚王回江東!我們既然有第一次八千子弟過江東,我們就有第二次八千子弟兵過江東,我們就有第三次八千子弟兵過江東……我們誓將革命進行到底,不獲全勝,決不罷休!過去,我們楚國,隻有三戶,也能滅亡秦國;今天,我們楚國遠遠不止三戶。你既能滅亡秦國,也能打敗漢軍!西楚霸王,上船回家吧!家鄉人民天天都在盼望您回家!”

項羽熱淚盈眶!

夜幕降臨了,漢軍包圍了烏江浦,將項羽及他的二十八名騎兵包圍在江邊!

漢軍雖有千軍萬馬,卻沒有一人敢衝到江邊與項羽廝殺!

韓信也趕過來了!

三軍統帥的韓信,望著江邊的項羽,卻不敢露麵!

韓信害怕項羽放箭!

韓信知道,當年劉邦在廣武澗與項羽對峙時,躲在壁壘中,從縫隙處窺私項羽,被項羽一箭射中胸口,由此臥床好幾個月!

騎兵統領灌嬰過來了!

灌嬰再不敢站在高處得意揚揚地朝項羽喊話!

灌嬰害怕項羽手中的那支神戟,要是項羽再次拋擲鐵戟刺他,難保如上一次那麼幸運!

周勃也趕過來了!

周勃知道項羽的厲害!

周勃上一次與項羽交手,差一點丟了性命,這次也就隻敢遠遠地躲在暗處,窺伺項羽!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這是偉人毛澤東的詩句,寫井岡山的軍事鬥爭的艱險,用這兩句詩來形容此時項羽的險惡處境,也十分恰當!

項羽望著不斷湧來的漢軍,對他身邊的二十幾名騎兵說:“把馬韁繩拴好,放心睡覺吧!”

這個時候,有誰能睡得著呢?

項羽就無法入睡!

項羽想起了虞姬!

虞姬盡管隻是他的一名歌姬,就是這位歌姬,就是這位歌姬陪他走過了一段難以忘懷的曆程!

項羽知道,虞姬一定到了天庭!項羽此時擔心虞姬一人在天庭孤獨、寂寞!

項羽想到天庭陪他的虞姬!

項羽站起來,走到烏騅前,從行囊中取出一個包袱,包袱裏裹著的是虞姬的頭顱!

項羽回到原處坐下,放好包袱,低下頭顱,不住的親吻包袱!

項羽也懷念他的叔父項梁!

項羽是叔父項梁養大的。從小叔父教他做人,長大了,叔父帶他一起起兵反秦,沒有想到叔父在定陶與章邯作戰,戰死了!要是叔父還健在,他項羽不會有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