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風歌(1 / 2)

第一百一十四章:大風歌

龍遊沛縣,一片歡騰。

男女老少都聚集在縣衙門廣場,廣場上擺滿了幾十桌酒席。

整個縣城,萬人空巷。整日整晚在廣場上大吃大喝、高聲喧嘩、盡情歌舞。

劉邦回到沛縣,如魚進入大海,如鳥飛上藍天,無限愜意。

沛縣父老鄉親見了劉邦,是在大難之後,遇到久別親人,不勝感慨。

劉邦讓人找來紙張筆墨,揮筆疾書,留下了千世曠古之作: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是劉邦常用的三句體詩。其詩直抒胸臆,其勢氣勢磅礴。劉邦躊躇滿誌,誌得意滿之情躍然紙上。

劉邦的這首大風歌是在戚姬為他演唱的《大風歌》基礎之上的改編。

劉邦的《大風歌》將戚姬的《大風歌》第二句改了三個字。戚姬的第二句是“威加海內兮心彷徨”,流露的是一種成功之後的淒涼與不安!劉邦的第二句是“威加海內兮歸故鄉”,抒發的是一種功成名就之後衣錦還鄉的豪邁之情!征剿英布之行,雖然自己受了點傷,但畢竟取得了完滿的勝利。剿滅了英布,剜去了心頭隱患,為大漢江山,千秋永固,鋪平了大路,所以劉邦從內心吟唱“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其境其情,都讓劉邦喜不自禁!

戚姬《大風歌》的第三句是“安得江山兮萬年長”,是對“心彷徨”的具體補充,是提醒劉邦胸懷家國,麵向未來,居安思危!劉邦《大風歌》的第三句是“安得猛士守四方”,表現的是一種班師回營的豪情,也流露出得勝之後的一絲隱憂。劉邦是在思索治國之道,尋訪治國精英,期盼江山永固!也是對戚姬“安得江山兮萬年長”的呼應!

“大風起兮雲飛揚”,社會動蕩,我劉邦乘風而起;“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君臨天下,威加四海,我劉邦榮歸故裏,氣壯萬裏山河;“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縱觀天下,我劉邦需要多少忠臣良將守衛江山。

劉邦詩寫好了,圍觀的父老鄉親,反複吟誦,開始隻是輕聲吟誦,用心領會,深情品味;相互之間,嘖嘖稱讚。慢慢地整個廣場,萬人齊聲朗誦,聲音響徹天宇。衙門前的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仿佛天空在播灑歡樂、幸福與自豪!沛縣父老如坐春風,如飲甘泉,沉浸在忘我地縱情之中!

之後,劉邦又叫來120個幼童,教他們唱誦。

幼稚的童聲,清脆的歌喉,美麗的詩章,亢奮的神態,交織成一片歡樂的海洋!酒席上觥籌交錯,酣暢淋漓;廣場上,男女老幼,歡歌勁舞!劉邦將“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的萬丈豪情書寫在天地宇宙之間。

劉邦乘著酒性,拉著戚姬,邊唱邊舞;沛縣的男女老幼圍著劉邦夫婦縱情搖擺、忘情歌唱!歌聲回蕩在原野上,豪情揮灑在天地間,享樂留在了沛縣父老的心裏!

一會兒,有人遞給劉邦一把築,劉邦擊築奏樂,恰似老道;戚姬翩翩起舞,宛若天仙。一對無法拚湊在一起的老男淑女,卻樂顛顛地你唱我和!

瞬間,塵世間的一切煩惱,隨著歡歌勁舞,拋到九霄雲外!

廣場上,男女老幼紛紛離開宴席,跟著戚姬,圍著120個幼童狂歡曼舞。

從白天到晚上,從晚上到白天,人們忘記了時間,隻記得盡情享樂。

劉邦不勝感慨,老淚縱橫。

劉邦拉著一位老人說:“遊子思故鄉。我雖然定都關中,死後我的魂靈還是會思念故鄉沛縣。我自稱沛公,從沛縣公開拉起熾焰大旗,誅討暴秦,家鄉英俊才子,跟我一道,南征北戰,才有我劉邦的今天。我劉邦今天貴為天子,但忘不了沛縣。我把沛縣作為我的湯沐邑,免除沛縣父老鄉親的賦稅徭役,世世代代都不納稅。”當年遙不可及的夢想,轉瞬間,劉邦讓它成為了現實!沛縣父老鄉親,聽了劉邦的承諾,廣場上再一次掀起了歡樂的狂瀾!

誰會想到,當年遊手好閑的頑劣兒童,今天是君臨天下的皇帝;當年那個遊手好閑的頑劣兒童成天打架鬥毆,今天卻讓動蕩的天下河清海晏!

那些沛縣老鄉,常年臉朝黃土背朝天而辛苦勞作的農夫,今天居然與貴為天子的皇帝手牽手一起狂歌在家鄉衙門前的廣場上,他們是多麼地歡樂與自豪!這種歡樂與自豪,又是多麼難以言說!

樂夠了,樂累了,沛縣父老又圍著劉邦東家長、西家短地聊家常。既聊現在的好光景,更多的是回憶從前劉邦的淘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