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預防當下(1 / 2)

第一百三十一章:預防當下

劉邦意識到,呂後是一個不簡單的女人!

當年,呂後要殺彭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還熱心承諾盡力營救他,讓彭越對她感激不盡!殺彭越的手段殘忍,用心歹毒。不僅僅是將彭越剁成肉醬,還將肉醬送給每一個功臣!

劉邦想,我現在又頒布詔令,又搞白馬盟誓,與通侯剖符作誓,還安排丞相繼承人,等等這些,呂後肯定看得出來。這一切都是針對她的,她也能裝作若如無其事的樣子。這和她殺彭越一樣,是在製造假象迷惑我。我死了,她肯定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劉邦曾想過,在他生前處死呂後,劉邦最後沒有這麼做。劉邦不是不想這麼做,是沒有能力這麼做,是不敢這麼做!

劉邦對自己說:“更換太子,這件事情都做不到,還有能力處決呂後嗎?”

劉邦覺得這樣想,有點不對,有點小看自己。自己要是強行更換太子,強行解決皇後,還是有能力辦成的。隻是不願意這麼做,這麼做反而會危害他的朝廷,危害他的國家,有點得不償失!

劉邦想,真的換了太子,劉如意年幼,終究也統治不了朝廷,統治不了國家!目前的情況下,我死後,隻有呂後鎮得住這個天下,隻有呂後才能維護天下的統一。為了江山社稷,是不能動呂後的。再說,一個皇帝臨終之前處置皇後,以後天下人怎麼看我,曆史怎麼看我?

劉邦想,為了江山社稷,既然不能動呂後,那得想辦法牽製呂後,不能讓她胡來!

這時,劉邦又回到了開頭的問題。

劉邦想,我死後,呂後會怎樣對待我呢?

劉邦想到過往的經驗,想到秦始皇的教訓!

秦始皇死後,趙高秘不發喪,篡改秦始皇的遺照,將皇位繼承人由太子扶蘇改為小兒子胡亥,最後導致秦朝滅亡!

劉邦想到這裏,心情十分沉重!

劉邦想,太子劉盈是呂後的親兒子,呂後是不會傷害他的。呂後會如趙高一樣秘不發喪,然後利用自己的名義不斷地召功臣進宮,然後秘密處決功臣,達到篡奪江山的目的。

劉邦想,呂後完全有可能這樣做!那麼應當怎樣防備呢?

劉邦將他所有的功臣過濾一遍,最放心的是灌嬰。

這個商人出身的將軍,有計謀、有擔當、有正氣,不貪財,不會被呂後收買!

由此,劉邦讓灌嬰率領十萬大軍駐守滎陽。滎陽是天下的心髒,滎陽駐軍,可以監視天下,無論哪個角落有事,都可以讓灌嬰帶著滎陽十萬大軍馳援。一旦關中有事,也可以迅速回防!

劉邦又想起了周勃和樊噲。他們兩人率領二十萬大軍正在燕國、代國一帶征剿陳豨殘部。劉邦傳令,燕、代叛軍剿滅以後,讓周勃和樊噲繼續駐守燕、趙兩地。在燕趙駐軍,可以監視邊境線上的匈奴,一旦朝廷有事,也可以迅速回訪京城。

劉邦如此決策後,放鬆下來。劉邦覺得,即使關中有事,有這兩隻大軍,由南北夾擊,也會迅速平定事態,穩定關中。

接著,劉邦想起了函穀關。當年曹無傷建議自己封堵函穀關,不讓項羽大軍入關。雖然是個餿主意,但也看出函穀關地理位置的重要。當年楚懷王為合縱長,率領山東六國軍隊扣關,最後卻無功而返。如今建都關中,不能忽視了函穀關。於是,劉邦又命令任敖帶兵駐守函穀關。守住函穀關,對於關內,可以拱衛京城;對於關外,可以拒敵於國門之外!

劉邦忙完這些,頗為得意。

南有灌嬰在滎陽駐軍十萬;北有周勃、樊噲在燕趙駐軍二十萬;函穀關有任敖把守。這樣兩麵一關,形成了掎角之勢,京城就堅如磐石,穩如泰山,萬無一失!

劉邦對自己說:“自己也能如張良一樣,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了!”

劉邦一番得意之後,又回歸了平靜!平靜之後,劉邦似乎覺得還有些不放心!

劉邦想,雖然南北駐軍,可以控製天下;函穀關駐軍,可以拱衛京城。要是呂後關中有事,肯定會封鎖消息,南北兩軍不能及時得到情報,函穀關守軍也不知道信息,就達不到南北及函穀關駐軍、牽製關中的目的,如何是好呢?

劉邦又想起了酈商。酈商是酈食其的堂弟,在漢初十八功侯中,《漢書》將其排列第六位;《史記》將其排列在第二位。劉邦知道酈商,這人可靠,現在正賦閑在家。劉邦想把他當作一粒閑子,讓他坐鎮關中,刺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