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 再起風雲(1 / 2)

第一百三十五章:再起風雲

劉邦駕崩後,呂後既喜又憂。

喜的是真的可以掌控朝廷了;憂的是如何擺平朝中文武百官。

劉邦在臨去世前,做了那麼多動作,這無疑是為她掌控天下製造障礙。過去,文武百官都畏懼她呂後,是看在劉邦的麵子上;劉邦去世了,文武百官如果以劉邦“非劉氏而王,天下共誅之”的盟誓來對付她呂後,就不一定聽她呂後的了,甚至會為她呂後執掌天下唱對台戲。呂後想到這些,惶恐不安!

呂後身邊唯一可信賴的人是審食其。

呂後和審食其商量說:“諸將與皇帝原來都是平民出身,後來皇上北麵稱帝,諸將心裏常常不愉快!今天又侍奉少主,如果不盡殺這一幫子所謂功臣,天下不安。”審食其也有同感。審食其認為,為了保證太子順利執政,就得掃除阻力。審食其認為,阻力主要來自功臣。這些功臣,居功自傲,本來就看不起我們這些人,再加上高祖分封天下,有的人就有怨言。現在高祖駕崩,他們也許就會趁機發難!

最後他們商量,決定秘不發喪,企圖借此誘殺各位功臣。

不幸的是走漏了消息,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有人將消息告訴酈商。

酈商深感責任重大,高祖臨去世前與他談話的一幕浮現在眼前。在如此危機之際,他不能坐視不理,應當力挽狂瀾,阻止呂後與審食其的倒行逆施。

酈商毅然去見審食其,對審食其說:“聽說皇帝已崩四日,你們至今不發喪,想誅殺諸將。真的這樣,天下就危險了。陳平、灌嬰率領十萬大軍守在滎陽;樊噲率領二十萬大軍駐紮燕、趙,這些將領聽說帝崩,諸將都被殺,必然帶兵返回,攻打關中。大臣內叛,諸將外反,不用有翹足的時間就會發生。”酈商一番話,綿裏藏針,嚇得審食其魂飛魄散,連忙去找呂後。

呂後聽了心慌窒悶。

一陣寒氣襲來,靈堂前黯淡、陰森。

呂雉渾身發抖,呂後此時有些恍惚,似乎看到劉邦向她走來,兩隻眼睛緊緊逼視著她,呂後不知所措。

呂後好一陣才緩過神來,她才感覺到劉邦的偉大。就是死了,他劉邦都預防了未來。

呂後思量:難怪我幾次三番催他將外地駐軍調到京城,他不理我,他這是在防備我。

呂後又打了個寒顫,經過一陣痛苦思索,呂後想賭一把。

呂後對審食其說:“陳平與灌嬰二十萬大軍在滎陽,一時得不到皇上駕崩的消息,我們暗中監視,封鎖消息,等到他們知道消息後,我們的事情已經處理完結。到時,樊噲的二十萬大軍回到長安,我們可以從容計議。樊噲雖然是劉邦的部下,但也是我的妹夫,我們派呂鬚去與樊噲聯係。讓樊噲及時處置軍中可疑人員,然後迅速帶領軍隊回防長安。”呂後急促地說完後,審食其說:“樊噲的軍隊已被陳平與周勃控製,剛才我說樊噲二十萬大軍平定燕代,是轉述酈商的話。其實酈商不知道,皇上臨駕崩的前幾天,就派陳平帶著周勃去處置樊噲。理由是有人向皇上密報,說樊將軍與您聯合,隻等皇上一去世,樊將軍就會用兵力把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等人全部殺掉。皇上聽到這些話大為生氣,就派陳平乘車送周勃替代樊將軍統帥軍隊,並將樊將軍就地處死。我估計樊將軍也許不在人世了。”

呂後聽完審食其這番話,一下子癱瘓在地上,完全失去了鬥誌。呂後再一次認識到劉邦的智慧。

劉邦為了保護劉氏江山,連樊噲都不放過。

樊噲是劉邦的同鄉,少年玩伴。劉邦犯罪,樊噲陪著劉邦東躲西藏,後來又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屢建功勳。特別是鴻門宴上,冒死掩護劉邦。劉邦知道樊噲的忠誠,也深知樊噲不會背叛他劉邦。

劉邦之所以要殺樊噲,就是擔心自己死後,樊噲受呂後

要挾,利用樊噲。所以,劉邦要提前處置樊噲,是為了消除隱患。所說的樊噲等到劉邦去世後帶軍隊屠殺戚夫人一家隻是找一個借口。

呂後十分頹廢。她責備自己:太無能了,連一個死人都鬥不過。

過了一會兒,呂後又安慰自己,她對自己說:“這也許是好事情,這些事情提醒了自己,做事應謹慎。劉邦雖然去世了,他還有很多忠誠的部下,以後小心為是!”

審食其見呂後一副深思的樣子,不便打擾她。審食其自己也在想:這個劉邦真不簡單!就是死了,也是一個難以對付的對手。我和呂後的那些事情,他一定是知道的,隻是不知道他又用些什麼計謀來對待我?劉邦在世時,也許是看在呂後的分上,不好聲張,劉邦在死前一定布下了陷阱。審食其想到這裏,嚇得魂不附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