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悲傷不流淚
皇帝駕崩了,這自然是一件讓人震驚的大事!何況是一個才有二十三歲的皇帝駕崩了,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尋常事情,當然更讓人震驚!
朱建除了震驚,還有些惶恐!為什麼惶恐,朱建自己也說不清楚!
朱建為此去見陸賈!
朱建見了陸賈,有些茫然,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陸賈卻笑著說:“平原侯是為惠帝駕崩一事而來吧?”
朱建這才找到了話題,朱建說:“當初,中大夫為什麼選擇讓我去救審食其?”
陸賈說:“為什麼突然問這個問題?”
朱建說:“救了審食其,卻坑害了皇上,這是我不理解的!所以來到這裏,請教中大夫!”
陸賈說:“平原侯是有點失落,認為不應該解救審食其,認為是我為平原侯挖了一個坑!”
朱建說:“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要解救審食其呢?我一直不理解這個問題!”朱建仍然固執地問陸賈。
陸賈說:“救審食其也不是我的本願,我隻想天下太平,隻想不能因為審食其的事情,讓皇上與呂後相爭,最後攪得天下不安寧!但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救出了審食其,不但沒有讓呂後息事寧人,反而讓呂後得寸進尺,坑了皇上。在這件事情上,我有兩個誤判:一是誤判了惠帝承受能力,二是誤判了呂後的手段。惠帝太軟弱,誰都幫不了他。商山四皓之所以最後離開了惠帝,也許就是認識到惠帝因為軟弱終將難成氣候!呂後太強勢,呂後的欲望會讓呂後不顧一切地根除阻止她實現欲望的阻力。呂後不達目的,決不會罷休!”
朱建說:“我也被坑了!我成了呂後的幫凶,惠帝的死我脫不了幹係!”朱建十分自責!
陸賈說:“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的事情,也沒有絕對錯誤的事情!平原侯救出審食其,雖然助長了呂後的專橫、野蠻的氣焰。但是最終避免了惠帝與呂後的相爭,平息了一場讓天下不得安寧的紛爭,維護了天下的穩定,這是一件於國、於民的好事,為什麼平原侯不開心呢?”
朱建說:“恐怕能這樣看待我的隻有中大夫一人,天下人都會認為我是呂後的幫凶!我將為此抬不起頭來!”
陸賈說:“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流言止於智者,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遊。平原侯為何在乎一時的榮辱得失呢?蜜蜂這種昆蟲,人們都喜歡它的勤勞,喜歡它釀造的蜜,可是它咬起人來也很狠毒。但是蜜蜂輕易不咬人,一旦受到威脅的時候,它也會咬人。但咬人後,它自己也耗盡了生命。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無奈!平原侯盡管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呂後的幫凶,但是從某種程度上又製止了一場動亂,盡管在這個過程中,平原侯也毀了自己一輩子的聲譽,從大處看,平原侯這樣做也是值得的!”
朱建說:“中大夫很會安慰人!隻是我心裏的糾結不是中大夫這麼幾句話就能詮釋的。我為惠帝難過,一個才二十三歲的皇帝,這麼想不開!當初中大夫為什麼不選擇勸諫惠帝呢?”
陸賈說:“想過!但是看到惠帝身邊有商山四皓,想到惠帝身邊有叔孫通等非凡人物就放棄了!”
朱建說:“也是!有這樣幾位了不起的人物輔佐惠帝,怎麼會出現這樣悲哀的結局呢?”
陸賈說:“我後來才聽說商山四皓早就離開了惠帝,而叔孫通因為本人三心二意,也不是竭盡全力輔佐惠帝,才有這樣糟糕的結局!”
朱建說:“當初叔孫通為了阻止高皇帝更換太子,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與高皇帝據理力爭,讓高皇帝心悅誠服地放棄了更換太子的主張嗎?”
陸賈說:“此一時,彼一時也!當時叔孫通判斷朝廷的大權最終回落到呂後手裏,所以就極力為當時的太子劉盈辯護。而今天的局勢是惠帝要從呂後手中奪回權力不是一年半載的功夫,所以叔孫通就猶豫不決了!”
朱建問:“叔孫通為什麼又猶豫了呢?”
陸賈說:“叔孫通這人很現實!他琢磨呂後控製朝廷,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的。而他叔孫通年紀很大了,熬不過呂後,等不到惠帝求安眠掌權。年齡不讓叔孫通蹉跎,所以叔孫通對待惠帝就搖擺不定!”
朱建感歎:“這個叔孫通,老滑頭!”
陸賈說:“叔孫通這種人,就沒有個定性!”
朱建說:“不聊這件事情了,越聊越讓人不好受!”
惠帝駕崩了,叔孫通也很糾結!
叔孫通此時處於是走還是留的糾結中!
叔孫通還想攀附呂後,發光發熱,又擔心呂後不接納他;叔孫通想離開京城,回老家山東去,一旦回到老家,就會老死在窮鄉僻壤,卻又有點不甘心!
惠帝駕崩了,是叔孫通沒有預料到的結局,但是惠帝與呂後相爭,必敗無疑,這是叔孫通毫不懷疑的結果。之前,叔孫通之所以要幫助惠帝,是想惠帝忍耐些時日,不想惠帝沒有這份忍耐心!現在惠帝駕崩了,盡管叔孫通知道呂後不會接納他,但是叔孫通還是抱有一絲希望。叔孫通之所以還抱有一絲希望,就是叔孫通認為自己對於呂後來說,還有利用價值。所以,叔孫通便有了是走還是留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