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唇亡齒寒(1 / 3)

第一百五十四章唇亡齒寒

叔孫通自從受呂後指派,給全體文武官員講述了宣太後的故事後,心情開朗。叔孫通認為呂後還是很倚重他,說直接點,呂後還是離不開他。一到關鍵時候,需要他叔孫通上陣,為她呂後排憂解難。叔孫通放棄了走的念頭,決定留下來好好輔佐呂後,建功立業。

叔孫通想,應該抓住這一機遇,主動為呂後做幾件有影響的事情,讓呂後感到他叔孫通對她呂後、對她呂後所控製的朝廷,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

現在王陵被解雇了,要告病回家了。叔孫通聽到這個消息,認為自己在這件事情應該有自己的主張。

於是叔孫通便請求覲見呂後。

叔孫通對呂後說:“王陵是高皇帝安排的輔政大臣,冊封為安國侯,官職為右丞相,在文武百官中有一定聲譽與影響,呂後為國家著想,是不是考慮王陵的去留?”

盡管叔孫通說得很委婉,但是呂後聽了還是覺得很刺耳!

呂後說:“我很想重用王陵啊!我讓他任太傅,輔佐太子,這是為國家長遠考慮啊!王陵不接受太傅這一任命,說有病要回家休養啊!我隻得滿足他的心願!怎麼?王陵找過太傅,讓太傅來替他求情!”

叔孫通聽後叫苦不迭,知道自己惹上了麻煩,便識趣地說:“王陵沒有找過老臣,是老臣主動過來的。老臣不知原委,冒犯了呂後!”

呂後說:“太傅是有些年紀了吧!朝廷還沒有考慮給太傅重新任職,您就著急了!想為朝廷效力應該鼓勵,但是應該考慮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就是有這個能力,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要考慮有沒有這個精力!”

叔孫通被呂後奚落了一頓,十分羞愧,連忙說:“臣年邁了,不能為太後效力,就此也告老回鄉!”

呂後說:“人各有誌,您要告老回鄉,就請便吧!”

王陵走了!叔孫通也準備走了!

這都是前朝老臣,都是劉邦曾經倚重的人物。審食其覺得朝廷還是需要這些老臣,便對呂後說:“王陵、叔孫通等都是朝廷的重要人物,呂後讓他們都走了,朝廷中的大事與誰商量?”

呂後說:“辟陽侯認為應該留下這些老臣?”

審食其說:“王陵是高皇帝安排的輔政大臣,又是右丞相,在朝廷上舉足輕重,是不是考慮讓他留下來。我們要維持朝廷大局,還需要王陵這樣的人物!”

呂後說:“你這個辟陽侯,缺少大局觀。現在是什麼情勢?異姓王基本上剿滅了,劉姓王還年少,他們不懂事,也不會又野心。天下百姓經過戰亂,家破人亡,都想過安寧的日子。他們怎麼安派生活,不需要我們去過問。我們隻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定環境就可以了。這個時候陳勝、吳廣那樣的人物即使想鬧事,也沒有人跟著起哄。這是相對安寧的一段日子,我們要利用這段相對安寧的日子,做好相關的事情。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我們隻能用聽話的人,不能用會做事的人!我們隻能用年輕人,不能用年紀大的人!我們隻能用沒有地位的人,不能用有地位的人,特別是開國元勳,我們最好讓他們呆在一邊,讓他們享受晚年的快樂,不能讓他們占著位置與我們挖坑。你懂嗎?”

審食其還有點不服氣,說:“叔孫通應該是個好用的人物,關鍵時候,還是要這樣的老臣出麵穩定大局。”

呂後說:“叔孫通這個老東西,沒有定性。他是輔強不輔若。今天我們強大了,他就會附在我們這邊。一旦我們失勢了,他會掉頭就走!這種人,不能遷就,你遷就他,他就會上樓,他就會任性,當年他敢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與高皇帝頂牛,就是因為高皇帝遷就她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