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親(1 / 3)

第一百七十一章繼續和親

呂後雖然同意與匈奴繼續和親,但是情緒很低落!

呂後是一個很逞強的人物,被匈奴羞辱了,不但不能報複,也不敢報複,反而還要乞求和親。

呂後強裝笑容,對陳平說:“右丞相,我們就這樣受匈奴的欺淩的嗎?”

陳平說:“在當前的局勢下,和匈奴開戰,我們無法戰勝匈奴,我們隻能忍受匈奴的欺淩!”

呂後說:“右丞相是不是覺得我這個人太窩囊了,就應該心甘情願地忍受匈奴的淩辱!”

陳平說:“國家剛剛從戰爭的廢墟上建立,恢複元氣要有一個過程。呂後想想高皇帝,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一點,就回不了京城。高皇帝經受這樣的厄運,回到朝廷後,從來不談報仇的事情,反而接受劉敬的建議,與匈奴和親。高皇帝這是拋棄了自己的榮辱,一心為著江山社稷。呂後受到匈奴的羞辱,同樣是為了朝廷!聖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我覺得這話就是說的呂後的現在處境!”

呂後笑著說:“不要把我說得這麼高尚!我隻是有些憋屈。想想高皇帝,我也處之泰然了!”

陳平說:“我敬仰呂後高尚的人格!”

呂後說:“不要拍馬屁了,應該說說,接下來我們應當怎麼做?”

陳平說:“為了穩住匈奴的情緒,壓製匈奴的囂張氣焰,呂後應該親自寫一封回信給冒頓單於,巧妙平息匈奴近一階段對邊疆有恃無恐的搶劫!”

呂後同意陳平的建議,也認為自己確實有必要寫一封信給冒頓單於。回信單於,一是以此表示漢人寬容的胸懷,委婉地對冒頓單於予以教化。二是表示漢人崇高的禮節,巧妙抨擊冒頓單於的無知與無禮。三是壓製匈奴的氣焰,震懾匈奴!四是讓匈奴明白,朝廷不是害怕匈奴,而是不願看到兩國開戰,讓黎民百姓流離失所。呂後終究無法平靜自己,即使她縱有千言萬語,也難以下筆。於是命令大謁者張澤代為捉刀。

張澤在信中說:“單於沒有忘記我們這破敗的國家,以書信賞賜我們,我們很害怕!退朝後自己思慮,我年老氣衰,頭發、牙齒掉落,走路搖搖晃晃,單於聽別人說錯了,單於不值得侮辱自己,敝國沒有什麼過錯,應該被寬容。我有兩輛禦車,駕車的馬八匹,奉送給您平常坐!”大謁者張澤寫好信交給呂後審閱,呂後看後十分難過。

一個泱泱大國、一個泱泱大國的九五至尊,居然對北方胡兒要如此忍氣吞聲,低三下四!

呂後想撕毀張澤寫的回信,呂後實在受不了這種侮辱!明明受到侮辱,反而還要裝著若無其事,卑躬屈膝地求人家寬恕,這哪有泱泱大國的尊嚴?這哪有泱泱大國九五至尊的尊嚴?

一旁的大謁者猜透了呂後此時的心情,便說:“陛下,有些事情得往遠處看,往遠處想!犯不著為這些雞毛小事與那些沒有廉恥的胡人計較,有朝一日,陛下終將會讓冒頓跪地乞求————”

大謁者張澤還沒有說完,呂後衝張澤一笑,然後說:“就這樣送給匈奴人嗎?”接著呂後似有不安,又自言自語的說:“就這樣屈服於匈奴人嗎?”呂後不斷地責問自己,停了一下,又對張澤說:“後人怎樣看我?曆史將怎樣評價我?”

張澤一時不知怎樣回答,張澤思索了一會,便對呂後說:“忍辱負重,為了朝廷,為了國家,您功德無量!您甘受屈辱,是仁人智者所為!能與對手血戰到底,同歸於盡,是了不起的英雄!但是您為了朝廷,為了國家的生存,為了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呂後甘受匈奴人屈辱,甘受國人的指責,是更了不起的英雄!那些與對手血戰到底的英雄是用鮮血與生命書寫人生壯麗的篇章;您是用榮譽與意誌書寫曆史!朝廷強大了;國家強大了;漢族強大了!子孫後代將永遠銘記您為這一天的到來所作出的貢獻與煎熬!子孫後代會理解您的苦衷,敬仰您的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