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蘭汐成為拖拉機手的消息已經傳遍張家村,也讓蘭汐成為張家村談論的對象。
不過不同於之前被退婚,現在都蘭汐這是脫胎換骨,有能力了,現在更是掙得比男人都多,很多婦女看著也眼熱不已。
馬上就要到收割的時候了,可是這個時候大隊長卻領回來一個下鄉的男知青。
一般來,村裏的人是不太歡迎這些知青,一方麵知青是外來人員,村裏的人自然排外,另外一方麵,這些知青雖然也會上工,但是他們和農村土生土長的人比起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還要分他們的糧食,自然不會太喜歡。
但也不會太排斥,畢竟這也是上麵領導安排的,不過像趙寶雙這樣的知青還是太少,能夠這麼快融入進村裏,像一些村子,還有知青和村裏打起來的情況。
雖然大家不是很高興,但也不會不給大隊長麵子,畢竟這是他領回來的。
如今村裏的知青點的人也不多,隻有六個,四男兩女,趙寶雙是默認的主事人。
這都是最近兩年剛來的知青,對於返城抱有很大希望,一些老知青,大部分都是娶妻生子或者嫁人了。
現在是1970年,至於什麼時候能夠結束這場浩劫,大家都不知道。
新來的男知青名叫周益清,大約二十歲,身材偏高,不過有些纖瘦,仿佛一陣風就能吹跑,戴著一副透明眼鏡,話也斯斯文文的,更顯得儒雅隨和。
大隊長還了,他們村算不錯了,旁邊的宋劉村可是領回去一個女知青,相比較女知青,男知青還好點。
那邊趙寶雙已經帶著周益清去熟悉情況。
這件事在村裏也就討論了一陣,氣越來越炎熱,時間進入六月份,馬上就要開始收割麥,顧不得村裏什麼八卦。
農忙正式開始,大隊長開了一場型的動員會,鼓勵一番,大家已經摩拳擦掌,準備開始了。
一年一次的收割季節,馬上拉開大幕,現在麥收割還是依靠人力,就是拿著鐮刀揮舞。
這次不隻男勞力要動手,女勞力也要去割麥,公分也比較高,女人上工也能拿到八個公分,而男人則能拿到十個公分,當然這是在幹滿一的情況下。
蘭汐這個拖拉機手也正式走馬上任,拖拉機放在倉庫已經被擦拭過兩遍,拖鬥也已經弄好,就等開火了。
隨著大隊長大喇叭聲傳來,收割正式開始。
一個個全副武裝,手持鐮刀,向著麥地出發。
張家全家上工,張旭陽這個孩子自然跟著去地裏玩耍,大人一邊幹活一邊看著孩子,好在張旭陽性子乖巧,平常在地裏也都是乖乖不亂跑。
蘭汐就是負責將地裏的麥拉到麥場,那裏足有一個足球場這麼大,也是打麥的地方。
蘭汐就這樣一遍遍從地裏越麥場,麥場的人已經等著,蘭汐將成熟的麥拉到麥場,大家就將麥散落到地上,然後用石滾碾壓,將麥粒從麥秸中脫離出來。
麥場上人聲鼎沸,大部分都是婦女,一邊碾壓著麥,一邊互相笑,而孩子就在一旁打鬧,有時耽誤了大饒活,就惹得一陣痛罵,孩子卻不聽,依舊我行我素,就惹來更多的責罵,甚至還會動手,卻惹得旁邊看戲的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