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北方有佳人5(1 / 2)

“陛下,歌舞雖好,音樂雖妙,但是不能忘了正事。給皇子皇孫選婦總不能選個隻會唱曲彈琴的吧!”一直在暴風中心的赫連皇後終於開口了。

“皇後所言極是!娶妻娶德不娶色,朕自當會為各位皇兒打算的。”

“古人雲: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我等定當謹遵皇後娘娘所說!”這時赫連皇後的外甥女,乙弗泰之女乙弗敏出列說道,其人身材短小臃腫,走起路來像極了企鵝一搖一擺,魏帝一端倪差點沒被嚇到,乙弗敏真算得上是豐乳肥臀,其虎背熊腰,豐腴圓潤,但是她眉清目秀,膚白唇紅,在鮮卑以胖為美的時代真算得上絕色佳人,可惜如今貴族早已染上漢人之氣,這種以胖為美的舊俗隻在百姓中流行,貴族之中無不歡喜腰細胸肥的多情漢女。

“娘娘,臣女有話說,不知當講不當講!”這是馮麗華聽到皇後娘娘所說之詞弄得在場眾女無不羞愧難當,有些還後悔自己長得過於美麗了。

“但講無妨!朕倒想聽聽你有什麼高見!”沒等皇後開口,魏帝就已應允。

“麗華曾聽過西施有沉魚之美,其色冠絕當時,她以色事吳王夫差最後使得勾踐得以報仇,但其後越國不過三世而亡,那又怪誰呢?昭君有落雁之姿,其以色事匈奴單於,保得大漢與匈奴六十年相安無事,而後大漢卻三世亡於王莽,這又怪誰呢?人皆有愛美之心,誰不願自己顏色好,而精通的才藝不過是種愛好罷了,也不能就歸類於戲子一類。臣女認為皇後說我們是唱曲彈琴之人尤為不妥,想必皇後娘娘也精通於一門技藝吧!”馮麗華引經據典,其實也隻不過是從書中學得的一點皮毛。

“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小姑娘,所言不假!看來我大魏也可以出以為昭君一樣的女子了!”皇後從宗愛處對和親之事也略有耳聞,是故陰陽怪氣的說馮麗華算得上是王昭君一樣的女子。赫連皇後本是赫連勃勃之女,當初魏帝拓跋燾滅胡夏進入統萬城之時將其俘虜,見她有傾國傾城的姿色,姐妹三人算得上是國色天香,自然垂涎三尺,當場就將其及姐妹三人納為妃,而後幼妹又嫁給了魏帝跟前的紅人乙弗泰。赫連皇後聽到亡國二字心頭不免苦痛,而馮麗華所列舉二人又皆是和親之人,自然不免刺痛赫連皇後之心,雖然她貴為一國之後,但也不免是亡國奴,在殿中她不好發作,也就隻能說馮麗華可謂王昭君,暗指魏帝可以派她去和親,自然可免除戰火。

魏帝看到乙弗敏說道:“你是怎麼出來的,朕不是讓乙弗家所有人等非詔不得出府麼?你可知道你該當何罪!”魏帝瞧乙弗敏雖與其兄長乙弗渾一般腦滿肥腸,但其姿態甚是可愛,是故就打趣道。

乙弗敏身體笨拙,見此嚇到連忙下跪,但是由於太過笨重,還沒跪下來卻摔了個大馬趴,趴在了大殿的地板上,口中吃力的說道:“臣女,愚笨不知道家父所犯何罪,家父隻不過是一心為國罷了,這也有罪的話,請陛下治臣女之罪。”

魏帝見此都笑得合不攏嘴了,哪裏還有什麼心之罪呢?而且大魏治罪不殃及女子,女子一般沒入宮廷為奴。

“不知者不罪,來人啦!快把她扶起來。”魏帝今天心情愉悅,此刻更是笑得快要前弓後仰了,但是作為帝王不能失去威儀,還是正襟危坐。

“陛下,女子無才便是德呀!”皇後依舊說道。

“乙弗敏,朕問你在座的皇子皇孫,你看上誰了?哈哈……看上誰了,朕為你做主。”魏帝今天興致頗高,依舊打趣那可愛的胖美人,如果是平時早就去煉丹房煉丹和服食寒食散去了。

乙弗敏高興的站起來掃過在座的皇子皇孫,這時嚇得眾皇子皇孫無不拿起衣袖遮住臉龐,像看到了惡魔似的。

“陛下,我喜歡吳王殿下!”乙弗敏指著拓跋餘說道。

“哈哈……你喜歡餘兒什麼呀!”魏帝今天也迷上了娛樂至上的道兒,繼續問道。

“啊啊……我喜歡吳王殿下英俊瀟灑,風度翩翩,喜歡吳王殿下會嗬護人,總之我就覺得吳王殿下最好!”乙弗敏其實也說不上來吳王拓跋餘有多好,隻不過他長相英俊,剛剛又伺機嗬護閭金枝,這天真可愛的胖美人自然就覺得他好。

“好!好!好!朕就將你賜婚於吳王,你可覺得好?”今天不知道魏帝是怎麼了,特別的和藹可親,可能是覺得這乙弗敏胖的可愛吧。

“多謝陛下隆恩!”乙弗敏又想跪下謝恩,魏帝見狀抬手讓其免禮,以免再次趴到又貽笑大方了。

“父皇,兒臣,兒臣……”拓跋餘心裏一萬個委屈,但是見閭昭儀的臉色他又不敢說什麼了。

“恭喜皇弟,賀喜皇弟!喜得佳婦,皇兄可沒這福氣。”拓跋翰見此肯定得火上澆油一把,也好出出心頭的惡氣,誰教拓跋餘處處與他為難。

“妹妹也恭喜閭姐姐喜得佳媳,日後定當為吳王殿下開枝散葉的。”馮昭儀平日裏不愛與人爭鬥,隻不過今日實在受閭昭儀之氣太深,是故也多言幾句,也好將此事落實,讓閭昭儀母子不能反悔。

“還得多謝皇後娘娘的培養,有如此一位優秀的外甥女。”閭昭儀時時刻刻都想拍赫連皇後的馬屁,畢竟皇後說話還是有幾分分量的,想當初畢竟隻有她鑄成金人,冊立為後。北魏宮廷內有一個奇特的風俗,即“手鑄金人”。每逢冊立皇後,候選人必須在眾目睽睽下“手鑄金人”,用以占卜吉凶,窺探天意,以“手鑄金人”的成敗決定冊立與否,成則立,不成則不立,然後再選一人走這道程序。拓跋氏認為,隻有鑄成了金人,國家才能昌盛發達,立皇後才能名正言順,是故隻有鑄成金人者才能立為皇後。不論接受“手鑄金人”占卜的妃嬪出身如此,是否得寵,是否生子,是否賢能,隻要過不了“手鑄金人”這一關,即便再怎麼受皇帝寵愛,即便死後可追諡為皇後,但生前登不上後位。這是拓跋氏皇族定下的死規矩,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即使是皇上也無權插手和幹涉。拓跋氏也非常迷信,是故赫連皇後得到皇帝非常的尊敬,閭昭儀此舉也是為了拓跋餘的未來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