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挑釁不斷1(1 / 2)

早些時候,他們以武藝低微者出手,借此試探商琴的武藝及宮中的防衛,尤其是暗衛身手。而為了防止被發現這些人借內侍身份躲藏,他們往往在黑衣外套內侍服飾,在靠近目標時再脫去內侍服,以黑衣行刺,給人一種從宮外潛入行刺的假象。

而這一次,之所以大舉出動,乃是得到消息,蜀王將帶名門正派回京,重啟武林大會,選出武林盟主,屆時,正道當道,與朝廷聯手大舉圍剿之時,他們豈有活路?

可歎一場算計依舊成了空。

但這場亂,也令隨蜀王到京的少林、武當、峨眉等名門大派人士麵上發熱,他們自詡俠義正道,自詡維持江湖公義,卻有人將毒手伸向了皇家。若是當真被這些讓了手,難道江湖中會太平?不會太平,那會是動亂開始。當今子稱得上明君,頗得臣民愛戴,一旦他出事,自會另有皇家人為帝,屆時以軍隊強勢圍剿參與行刺之人,甚至禍延所有習武之人,報先帝之仇,才會真的刀兵四起、民不聊生。

不能再由著這些心懷不軌之人隨意行事。

所有人心裏浮現相同的想法,自然,武林大會的召開也就順理成章了。任何一個團體,有了領頭之人,有了法紀的執行者,處身其中的人才能有所約束。

昌平公主的婚事也取笑了,對外的法是當日宮中闖入刺客,公主被刺客所傷,婚期隻能推遲。但事實是,昌平公主與那些刺客的交易,除了除去秋墨語夫婦之外,還包括護國公長孫徐明明,她的未婚夫。她不願嫁,又取消不掉婚約,便想著徐明明本就是不著家的紈絝,死在外麵也屬正常,如此,她自然而然不用嫁了。

若隻是如此,皇帝依舊要將女兒嫁給徐明明,在他看來,昌平公主之所以會如此作為,都是被徐明明在外的名聲給誤導,任何一個女子都不願嫁紈絝,她不想要這婚事很正常。

太子對此簡直無語至極。也不知該幸還是不幸,昌平公主找的那些人還真就差點得手,在徐明明命懸一線之際,正巧遇上也趕路上京的蜀王一行,他們救下徐明明,也從那些刺客口中得知宮中危機,立即快馬加鞭趕往京城,才能及時趕到為皇帝和太子解了圍。徐明明則因傷勢過重,在後邊養傷,慢悠悠地回京。

沒有新郎,婚禮如何舉行?偏生這是女兒造成的,皇帝還不能尋護國公府的麻煩,隻能以刺客為借口推遲婚期到年後。

商琴對五十萬兩銀子從眼前飛走的懊惱隻維持了不到半個時辰,反正她深信這賭勝利的一方必定是她,那銀子也就隻是在金銀坊多放置一段時間罷了。

現如今,她還有更大的麻煩呢。

不過是麻煩,倒也不算是麻煩。

以少林、武當、峨眉等傳承數百年的名門大派為首,聯合向江湖發出俠義帖,二月二龍抬頭之日,在京城外滋水畔,舉辦武林大會,推舉武林盟主。所謂武林盟主,自然不能隻是部分饒狂歡,多少有野心的人就盼著這機會成名稱霸,因此,在俠義帖發出的次日,綠林箭也重現江湖,那是由滄海閣聯合饕餮宮發出的,這兩個介於黑白兩道之間,亦正亦邪,倒也正合綠林“盜亦有道”的行事準則,且二則實力不下於百年大派,由他們發出綠林箭,也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