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賦予了我們史命,作為軍人就要有決戰之心!”
“不過這次行動性質不同,不能讓更多的人投入戰鬥,相信這隻是開始,還會有更多的機會等著我們去戰鬥!”
“不管這次有沒有被選上,我們都得嚴格執行命令,按方案行動,保證抓到俘虜,保證大家安全返回……”
全世界的軍隊裏幾乎都有一條鐵的共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決不能讓戰友拋屍在異地,就是屍體也要帶走,哪怕有的隻剩下殘肢斷臂,也不能隨便遺棄,至少會把他們的骨灰帶回去交給親人或埋藏。
在隊伍裏,戰友們往往都會有自己親近的人,都會向對方互相承諾:“死了我也要把你屍體背回來。”這是戰友間最起碼的信任。
不過,在危險麵前,也有人會這樣想:他是我的戰友,我一定不能丟下他。但是如果因為背著死去的戰友而讓自己也跟著白白犧牲,那是一種無價值的犧牲;既然戰友已經犧牲了,那麼我就要想辦法活著,活下來是為了給死去的戰友報仇,給自己報仇,從而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
2
由於雙方高層正在接觸談判,上級要求第13偵察大隊此次滲透動靜不宜太大,最好是私底下就能把任務給完成了。
樸大光召集常委們開會達成共識,大隊最終決定組成35人的“敢死隊”深入敵後。
這次挑選人員的條件確實讓人感到有些摸不著頭腦。首先是樸大光就當仁不讓非要親自帶隊行動,參謀長林漢說什麼也要助一把力。上級考慮到這畢竟是第一次深入敵後,影響深遠,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隻準成功不能失敗的任務,毫無退路可言。首長們結合上次前出失敗的經驗教訓,認為必須得有實戰經驗強的領導帶隊才能確保任務順利完成,這無疑是給兩個軍事主官開了綠燈。
上麵在爭,下麵搶得更激烈。
幹部戰士沒挑著的有意見,有挑著的也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呢。
3支隊6班有一個廣西兵楊廣寨,個子偏矮,腳下又沒功夫,卻入選了“敢死隊”,不光其他人有意見,就連他自己也在琢磨著自己是如何被挑上的?
李虎解釋說:“楊廣寨入選所引起的非議,正說明這次選拔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公平的。”
李虎說:“楊廣寨雖然個子小,但他動作靈活,具有高中學曆,共產黨員,還是大隊的‘特等射手’。偵察兵並非都要大個子,要針對不同的偵察任務,配備不同的行動人員組合。比如有的人會三躥兩跳就過了房頂;有的人會口技雜學,把各種動物的聲音學得惟妙惟肖;有的人擒拿突出,七八個人也近不了身。在偵察兵行列裏,那些開磚劈石的小兒科雜耍是最排不上號的,關鍵是要實用。楊廣寨平常表現看似不顯眼,可一旦握槍在手,不管是移動目標還是固定目標,槍槍見準,舉槍那一刻,他的人與槍可以說是完全融為一體的,達到了槍就是他,他就是槍的境界,心理素質超強,這樣的人不用還能用誰?”
……
在眾目睽睽之下,幾乎每一個被挑選上的人都進行了民主測評。
很快,作戰命令和時間都定下來了,被挑選上的35人把自己的私人物品包裹好,寫上地址姓名,交給班裏統一保管。
在領取武器裝備時,所有能裝東西的口袋都盡量空出來裝子彈和手雷,有的連衣服領子上都塞進了一些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