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我等進了延英殿覲見皆落座之時,老祖宗一聽自是不同意。
我心下明白,若如此便退縮自不是我。
為了我兒、為了大魏更是為了我與陛下!也隻能強行按下恐慌、懼怕,笑言對之“老祖宗不會不知臣妾為何骨肉分離,將皇兒公主送至延英殿吧?”
老祖宗與我上座,厲眸冷笑“多年下來貴妃真是有架子了,可在此與老身虛張聲勢了。況魯元乃我大魏皇孫貴嗣又是你身之幼女,此你如何忍得?”
隻看下首劉德妃見此情形,連忙起身俯禮笑言“老祖宗還是...”
誰知話未說完,老祖宗隨聲揮袖直指怒喝!“你休得多言!以為哀家不知你等好事,若非皇帝你當老身容得你嗎?!”
劉斌看老祖宗已然暴怒,連忙起身稟明“啟稟老祖宗,臣忝為禦史大夫當為陛下解憂。”
老祖宗畢竟曾是威臨四海之主,君之愛才惜才之心胸懷天下。劉斌這等滿腹才華,自然是有些分量的。可老祖宗畢竟內心是對德妃與劉斌這等苟且之事不快,言語之間也是看其殿下冷笑連連“你雖行苟且卻也怨這世道罷了,既說如此那劉大人以為此事該當如何?”
誰料劉斌竟胸有成竹一般,跪地奏稟“臣以為,兩國邦交莫過於和親。況朝鮮臣服於魏自是我大魏子民,何不讓世子輝長安學成後待公主成年及笄,方奉詔可隨世子一同回國。如此利國利民之大事,想必無人會敬謝不敏。”
這劉斌照我的話說了,哪知老祖宗何其聰慧?必然明白此乃我隻妙計,縱然讓其拆穿又何妨?
如此想來自是知我謀略,如此也算表明我並無野心。老祖宗也並非多疑此我退進計謀,若然多疑想必也登不上這詔令天下、眾人擁戴的至尊之位。
老祖宗好似放心一般垂首點了點頭笑言“劉大人如此這般妙計,這樣利人謀和倒不像是你的心性啊?”
此話聽聞老祖宗意有所指的看著冷笑,我也自是不吝嗇連忙起身俯禮笑言“此乃臣妾雕蟲小技,自是深知入不得老祖宗法眼。”
老祖宗聽了倚在榻上,又看了看身後夯台之上殿中窗外笑了笑複而歎道“當年先唐文成公主下嫁,使吐蕃興盛至此連年來犯。何況朝鮮立國不久野心勃勃,這世子若有所成豈非害我大魏?”
聽得此話我複而落座,心下連忙思忖對應之語輕笑“老祖宗此言差矣,我大魏禮儀之邦教化之大。況朝鮮本非蠻夷,如今國運興盛與我大魏相偎相依,邊境更是人聲鼎沸、日漸繁華。”
那時的我天真的以為將我幾年來對大魏對陛下的貢獻與心力表明,自是會有一條路徑待我等通行。
可我畢竟稚嫩了,老祖宗手握天下半生如何不知我的心思?
端起杯盞掩唇抿口茶,複而杯盞落桌與我針峰笑言“這魏鮮交界日漸鼎沸貴妃功不可沒,不必謙虛這哀家自知。隻是身為貴妃與大魏與陛下都是唇齒相依,哀家也相信縱然兩國邦交,若單為國事已大魏國力貴妃尚不必貴女下嫁吧?”
我見老祖宗打定了主意今兒是要論個清楚,隻看殿下品茶充耳不聞的劉德妃和注視著殿上的劉斌。
見此,我也隻得硬著頭皮起身的劉斌“啟稟太後,臣下以為...”
誰料老祖宗與我言語針峰不得使氣,見劉斌衝上來話未說完便都撒在其身上。其揮袖怒斥殿下劉卿“你以為?你又當以為何?!劉氏因成祖而興,人才輩出自是好事。你有功於社稷聖上金口玉言,哀家也非迂腐之輩又無關社稷自是不問!如今哀家寬恕放任你等,難道連我皇室內嫁聯姻之事還要問你一介外臣不成?!”
老祖宗此話一出殿內心裏都明白,當年成祖在朝門閥四散之時朝中無人。老祖宗科舉選賢,才讓劉氏先人入仕為官。由此,劉氏因帝後而興也因祖孫而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