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殿,眾臣麵對而跪作揖“臣等拜見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我看著我的外祖、父兄、杜氏一們等等情願亦或不情願的跪拜,大魏的女人廳堂入室者雖不多,可如老祖宗這般讓人尊稱帝憲後之屬我此刻卻明白其艱辛。
走到階前,我方扶禮“臣妾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承辰見我,隻抬手道“平身。”
我等重臣這方才起身“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身,承辰趕著叫人“賜坐。”
此時,我方才看著九龍雕金大椅後的四海鎏金屏風一旁放下了碧玉穿金簾子和一層明黃色紗帳,眾等見承辰下了旨方在後放了把海棠鸞鳳纏枝椅。
“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隻待我扶禮謝恩後,方由德張扶著走上殿階,又由宮婢撩起珠簾坐於鳯椅之上。
自從那一日,我便明白杜皇後甚至整個杜氏的命運氣數皆在耗盡當中,而我蕭毓甚至整個蕭氏的命運在這權力的輪回之中才剛剛開始。
隻我落座,一旁禮部侍官便張開聖旨於殿下宣“大魏選賢而居,朕遵組訓賜貴妃外邦交事宜。望眾臣,敬之愛之如朕。欽哉!”
眾臣見了,有些麵麵相覷、有些低頭不語、有些則跪地奉詔。卻即便在不情願也是聖旨不得不遵,隻後來也跪地作揖遵詔“臣,謹遵聖旨。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透過珠簾紗帳我看著四海天下顯赫的貴族和名聲鵲起的賢者屈膝跪地,山呼千歲的樣子卻也想到了當年老祖宗聽政甚至攝政時候那至高無上的成就感。
我笑看了一旁的承辰,見其點頭示意我方倚在鳯椅上笑道“眾卿平身。”
“謝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人起身,那日我方知朝堂議政的不易。
從蘇杭五湖到江南沿海,從長江水患道西北邊疆,由國之內政到番邦來朝,四海皆為子民天下皆奉天子。
直至最後,方到我兒帝女魯元公主—南宮寧。
此時禮部尚書周興捧笏出列稟明“啟稟陛下、貴妃,公主出嫁所攜嫁妝共記禮單上表三車。其宮中陪嫁珠寶玉器八千車、金鈺翡翠百車、綾羅綢緞三萬車、禮樂琴磬金大套銅大套金小套銅小套各一套、抄錄典籍五百車、金樽玉籌等酒具大套各十套、羊脂白玉碗器大套小套各一百、中藥糧籽三百車、隨行禦醫一百、女醫五十、禦廚兩百、親衛三千、侍婢兩千。宮人奴仆一千、隨行兵甲五萬。外加蕭氏附珠寶金器五千車、金鈺翡翠百車、糧草六萬車、錦帛八千車、隨侍一千、家廚一百、護衛八百,安王府甄氏附珠寶金器千車、兵馬盾卒三百、隨侍八百、家廚八十,另諸府親族....”
恐是女兒出嫁,我不禁聽得入神且認真。隻待周興話未說完,禮部侍郎章平卻厲聲製止,上前捧笏“慢!臣禮部侍郎章平有問,蕭府富饒天下皆知。可公主陪嫁糧草六萬於朝鮮,恐怕別有居心!”
承辰聽了來回,看向殿下父親勾唇笑問“哦?文王,禮部侍郎一問,你可有話說?”
隻看我父即刻跪地,有些淒慘的哭起來“臣....聽聞驟然遷徙,必會徒增...思鄉之苦使其憂鬱不已。何況公主千金貴體老臣..老臣於心不忍,更是去過離鄉一生,老臣傾盡家財隻想公主嫁得安穩...還請陛下體念老臣一片苦心...”
誰料我父跪地一哭,兄長、叔伯、外祖等齊齊下跪“請陛下體念家父與臣一片苦心...”
“懇請....”
未等三叔陳情,承辰連忙笑著製止“好了,朕知你等心思。如此,禮部侍郎你可有疑義?”
未等章平說什麼,我隻笑道“陛下,章大人所言甚是。隻是臣妾以為,朝鮮王上身為臣妾親家卻為本國大旱積勞成疾。如此乃臣妾一番心意,想必朝鮮王上知陛下也牽念其國定然對陛下感恩戴德,對我大魏胸懷氣度深感敬服。”
章平一聽,隻捧笏跪地大喝!“陛下!”
誰知承辰卻是不理的,隻起身揮袖冷喝“若是如此,此事也無須在意。退朝。”
待承辰下階出了大殿,我隻靜靜的坐在鳯椅上看著山呼萬歲恭送承辰的殿下文武。
坐罷,我也起身看向殿下章平“章大人,畢竟曾有嫡親,他日好自為之罷。”
“恭送貴妃千歲千歲千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