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血戰浦口(一)(1 / 2)

由於吳銘,劉波輝,楊宇翔等幾個團長非常配合,所以獨立團這次的整編行動非常順利且迅速。

隻用了不到半個小時,便完成了整編。

這三個補充團總兵力約兩千七百人左右,與獨立營合編後,全團兵力突破了三千。

整編完成獨立團編製如下,全團轄有三個主力步兵營,一個炮兵連,一個偵察連,一個警衛排,一個輜重連,一個通訊班。

團長喬衛國,副團長張天福,參謀長張興漢,副參謀長吳銘,同時吳銘還兼任一營營長。

二營營長楊宇翔,三營長劉波輝,炮兵連連長仍是馬大山。

原三營營長趙明宇改任團直屬偵察連連長,偵察連級別和步兵營一營,所以趙明宇屬於平級調任。

這麼安排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劉波輝,吳銘,楊宇翔他們三人和原部下們的感受。

因為他們畢竟都是一團之長,被獨立營收編進來,如果連個營長都當不上,那就算他們不在乎,手下官兵也難免會心生不滿。

所以,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這種內部不和,團結力量一致對外。

喬衛國隻能是把三個主力營營長的位置,讓出來,分給他們三人。

況且他們三人也都是熱血愛國之士,喬衛國也樂於這麼做。

至於張天福,張興漢,趙明宇等人,除了軍銜提升外,本身也隨著獨立團的改編官升一級。

加上對喬衛國忠心耿耿,自然也不會有任何不滿。

完成整編之後,喬衛國立刻命令各營連進入三團提前修築的陣地,並且視察陣地對其進行改進和加固。

差不多是喬衛國這邊剛剛整頓完,重藤支隊便突破了第1軍的攔截,先鋒一千多人浩浩蕩蕩的向浦口殺來。

這個重藤支隊與其他日軍部隊有所不同的是,他是由日本人擔任軍官和骨幹,台灣人充當主要士兵組建而成的。

這些人在日本數十年的奴化教育下,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還是個中國人的事實,把自己當成了日本人,每個人甚至都有一個日本名字。

自從在揚州登岸以來,攻城略地的同時,沿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有些時候甚至比純正的日軍還壞。

所以,他們本質上和其他窮凶極惡的日軍並無不同,都是一群毫無人性的禽獸。

重騰支隊這支前鋒部隊的指揮官,是一個來自日本九州島的少佐軍官,名叫吉澤三郎。

他的大隊是重藤支隊裏戰鬥力最強的精銳大隊之一,在先前與第1軍的戰鬥中,他們一個大隊就打垮了號稱國軍精銳的第1軍一個師。

為重藤支隊撕開國軍防線,進而全線突破,創造了有利局麵。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擊潰突破第1軍後,吉澤三郎便率領所部充當急先鋒,率先向浦口猛撲而來。

眼看著浦口盡眼前了,騎著戰馬率部前進的吉澤三郎勒馬停步,舉起了望遠鏡朝一片平靜中的浦口看去。

身旁兩名隨行參謀副官也跟著停了下來,看了一會,吉澤三郎放下望遠鏡沉吟道:“奇怪,浦口怎麼這麼安靜?難道支那軍都跑光了?”

就在這時,幾名日軍士兵押著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