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漢見鬼子來勢洶洶,立即打電話給喬衛國:“團座,鬼子發動大規模進攻了,看來是想要逼迫我們全力開火,提前暴露火力。
好對我陣地上的火力點實施精準炮火打擊啊!”
喬衛國道:“那就給我狠狠的打!打完之後,所有輕重機槍,全部轉換陣地!我再讓炮兵們把飛雷炮布置到城牆上去,先給小鬼子來一通迎頭痛擊,打疼他們!”
“是!”張興漢掛掉電話後,喬衛國又把命令向緊接著打來的喬三重複了一遍。
兩人得到喬衛國的命令,遂毫無顧慮,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當時,數千鬼子排著密集陣型而來。
一樣望去,密密麻麻全是鬼子,聲勢十分浩大。
一營和二營的戰士們,全都打起精神,等到鬼子進入射程之後。
兩個營直屬的迫擊炮率先奉命開火,每次十幾顆炮彈,一輪接一輪的射入鬼子人群之中。
鬼子兵頓時炸死炸傷了大一片。
不過,剩下的鬼子衝的更快了。
僅憑十幾門迫擊炮,想要阻止數千鬼子的進攻,顯然不現實。
很快,越來越多的鬼子,成群結隊衝過了迫擊炮的火力封鎖區域。
進一步逼近了一營和二營的陣地。
張興漢和喬三見狀,幾乎是同時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兩個營,近千名官兵相繼陸續開火。
射出去的子彈,密集的就跟雨點一般,一些隱藏著的馬克沁、九二式重機槍更是掃射出一道道半圓形的彈幕。
頓時,給成群結隊衝鋒的鬼子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在如此密集的火力掃射下,鬼子兵成片成片的慘叫著倒下。
就在喬衛國帶著部隊,在周口與日軍血戰的同時。
早已經率領傷兵們撤到第1戰區後方,正在鄭縣休整的謝晉元,接到了一封電令。
這封電令不是別人,正是蔣委員長親自發給他的。
電文內容很簡單,除了通知他獲得了中正劍和青天白日勳章的嘉獎外。
就是命令他立即前往漯河接收準備補充給虎賁團的兩個保安團,然後由他率領趕往周口,增援虎賁團。
除此之外,蔣委員長還要求謝晉元要對虎賁團進一步掌握,以便於指揮雲雲。
其實背後用意,就是要讓謝晉元盡快的重返虎賁團,一來增援虎賁團固守周口,以防萬一。
二來,為以後如果撤掉喬衛國,接收虎賁團做準備。
謝晉元得知周口告急,喬衛國和張興漢他們正在浴血抵抗,亟需支援後,欣然領命。
先是帶著二百多輕傷員乘坐火車南下,隻用了半天就抵達漯河。
然後以虎賁團副團長的身份,直接接收了已經在漯河集結完畢的三千多保安團兵源。
隨即帶著他們,馬不停蹄的向東急行軍,趕往周口馳援。
謝晉元之所以來的這麼快,可不是為了聽從蔣委員長的安排,去接收掌握虎賁團更多控製權,以便於需要的時候架空喬衛國。
而是因為,他要去增援喬衛國,張興漢,這些冒著生命危險,將自己從英租界救出來。
又一塊並肩作戰,殺敵報國的兄弟們。
他早已經把自己視為虎賁團的一份子了,自然不會坐視喬衛國他們孤軍奮戰。
所以,哪怕周口的情況再危險,他也要立即趕過去。
他是黃埔出身沒錯,他對蔣校長也忠心。
但這都比不上他和喬衛國,張興漢他們這些生死弟兄,在戰場,在前線,在敵後一起經曆生死,浴血奮戰所結下的情義。
周口城外,此時槍聲大作,烽火連天。
眼看著日軍越來越多,劉寶倉等人,立即操縱飛雷炮開始了轟擊。
隨著一門門飛雷炮被點火,一顆顆重大十幾公斤的“炮彈”,頓時紛紛飛射了出去,因為發射地點在城牆上,借助城牆的居高臨下優勢。
這些炸藥包都以超射程的距離,落入了日軍攻擊部隊人群之中。
喬衛國因為擔心劉寶倉他們搞不定飛雷炮,所以就帶著部分警衛戰士,來到了城牆上督戰。
此時正站在南門城頭上觀看,隻見那些飛雷炮彈飛射如日軍人群之中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