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後,漯河建特戰隊 以西的伏牛山。
臨近伏牛山東麓的一片樹林之中,喬衛國站在陳彥森和八十名從虎賁團各部抽調出來的精銳老兵麵前。
正在耐心為他們講解特種作戰的精髓,將自己前世有關特種作戰的經驗和心得,傾囊相授。
因為漯河當時還算是絕對安全的大後方,所以喬衛國不用擔心主力部隊,可以放心的把部隊交給謝晉元,張興漢他們去整編,招募新兵。
自己帶著八十名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老兵,在山中對他們展開秘密集訓。
這次集訓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這八十人,打造成自己手裏的一支利刃部隊。
在需要的時候,執行一些常規部隊所不能勝任的特殊作戰任務。
能被選入特戰隊,作為首批隊員參加這次集訓的,那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
基本上全都是虎賁團的老兵,忠誠自不用多說。
喬衛國也沒有必要在對他們進行什麼動員講話,而是在講解了一番後,直接開始了訓練。
而與此同時,城內謝晉元按照喬衛國的吩咐,也開始了招募新兵和人才的行動。
他親自撰寫了一篇招兵公告,讓士兵們去漯河全城各處,以及城外大小集鎮張貼。
在金陵,徐州以及兩淮大地淪陷後,各地數百萬紛紛西撤,地處中原的漯河等地,成了百姓們轉移撤離的聚集地。
自從喬衛國率虎賁團進駐漯河後,陸續有從江淮,乃至徐州地區撤出來的百姓,聞訊湧入。
使得這座中原小城,變得人滿為患,同時也帶動了這裏的經濟,畸形發展繁榮了起來。
人來人往,商賈小販,遍布整個縣城內外。
北門城牆內,一封招兵布告剛剛貼完,就有許多百姓陸續圍了上來觀看。
此時,一個年約二十三四歲的年輕男子,斜挎著一個布包,從城外走了進來。
見有熱鬧可看,便跟著湊了上來。
隻聽一些百姓議論紛紛:“這布告上寫的啥呀?”
“誰知道啊,咱也不認字呀。”
年輕男子,卻被布告上的內容給吸引了。
他雖自幼父母雙亡,但幸得一少林寺僧人收留。
恰巧那僧人乃半道出家,前半生是一位秀才,所以教他識文斷字。
而那寺廟中的其他武僧,則教他武藝,至今已經二十載有餘。
所以,他認得布告上的內容,並默念了出來。
“逢此國難當頭,民族危急之際,我虎賁團為壯大部隊,以便於擁有更強戰力,去抵抗日寇,複我山河。
今日特招以下條件新兵入伍,與我等並肩作戰,共保家園。
條件一,識文斷字,身強體健。
條件二,具有一技之長,武藝,或其他絕活皆可。
條件三,忠心愛國,不懼生死,為人正直。
滿足以上條件兩項者,皆可報名參加,虎賁團團長喬衛國。
注,凡滿足條件,通過審核入伍後,每人每月一律可獲得三塊銀元軍餉,有過人能力者,待遇更高。”
年輕人默念完畢後,按照布告下方留的地址,去尋找謝晉元設在團部大院內的招兵處去了,也從此開始踏上了他的從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