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Jln.T jong Yo(1 / 2)

張部青的父親和叔叔在清光緒五年(1879年)來到蘇門答臘島謀生,先是在張弼士開辦的公司當職員。

張弼士就是張裕葡萄酒的創辦者,東南亞首富,米國人稱他為“中G的洛克菲勒”。

張部青的父親張容軒在有了一定積蓄之後,輾轉來到蘇門答臘的棉蘭地區,這裏土地肥沃,是典型的雨林氣候。

張容軒成立了成永昌公司,租賃了一大片土地進行開墾、種植,以甘蔗、煙草、橡膠等高產值經濟作物為主,僅僅一年時間就賺了大錢。

第二年,張容軒兄弟開辟了七、八個橡膠園、咖啡園、甘蔗園,辦起了糖廠、茶葉加工廠、油料加工廠等多家工場。

使用的土地麵積有100多平方公裏!鼎盛時期工人最多達14000多人,工人大部分為當地的原住民。

又募股創辦了廣福、裕昌兩家遠洋輪船公司,航行於棉蘭、檳榔嶼、新加坡、香港、上海之間。

僅用10年時間,張容軒兄弟成為棉蘭華僑首富,成為棉蘭地區公認的華僑首領。

其後張容軒兄弟出任清朝駐檳榔嶼副領事,回國捐助救濟,建成39公裏長的潮汕鐵路。

……

從勿拉灣港口至棉蘭市區有20多公裏,牛車很慢,走了3個多小時,韋步平等人才到達棉蘭市中心!

“先生,請在這裏下車吧!我想你們應該在這裏下車!”趕牛車的土著用漢語恭恭敬敬地說。

韋步平舉目四望,這條街道很繁榮,人來人往,街道兩邊的商店多如蜂巢!但是為什麼要我們在這裏下車呢?

韋步平就看到了街道名:Jln.T jong Yong Hian。

張容軒街!

韋步平、張保、黃橫等人有懂英文的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世界上用華人名字命名街道的地方極少!

反證了張容軒對當地有卓越貢獻!影響巨大!從趕牛車的土著能熟悉講漢語,就知道了張容軒對當地的巨大影響力!

“我們想找張部青先生,你知道在哪裏能找到嗎?”

“他就在那裏!” 趕牛車的土著用黑黑的手指,指不遠處一幢6層大樓說:“那裏是華人商會!”

韋步平付了車費,帶著張保、黃橫向6層大樓走去,20名特別兵種身穿普通衣服,分散融入人流中,以扇子隊形保護韋步平!

“我是張部青,你是崖州韋專員?韋步平? ”

47歲的張部青看著20出頭的韋步平,眼睛滿滿的疑惑:這麼年輕?

“張先生你好,我就是韋步平,也是崖州行政公署副專員!”

“請坐請坐!”

雙方坐下,傭人上茶,寒暄了幾句之後,張部青為韋步平介紹在場的10多人,全是商會裏的骨幹,均是開辦實業有卓越成就者!

眾人又是一番寒暄、謙讓之後,韋步平直奔正題。

“感謝張先生,感謝棉蘭的華人兄弟、姐妹、叔伯們!為瓊崖建設捐贈了大批甘蔗種苗!不幸被海盜綁架、勒索,小弟我收到電報之後,馬不停蹄,率領3艘戰艦來解決問題……”

“等等!昨天在雪邦的海戰,就是你們?”一名身穿長衫,戴眼鏡的中年男子,驚訝地站出來問道。

“插著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的艦隊,昨天又在馬六甲海峽與海盜幹一仗的,應該隻有我瓊崖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