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一致通過的、最快的決議(1 / 2)

不久,紅黨與孫永勤接洽,對孫永勤部進行改編,把土匪和流氓等人員清除出隊伍,孫永勤部成為一支抗日隊伍。

至1934年3月,孫永勤部成為一支1000多人的抗日隊伍。

華北當局並不知道孫永勤部的轉變,隻知道孫永勤部在打日軍,在長城以南設置100公裏的“非武裝地帶”與日軍酣戰,違反了中日雙方簽訂的《塘沽停戰協定》。

於是國民政府華北當局與日關東軍決定聯合撲滅孫永勤部。

1935年5月24日,日軍出動5000人;偽滿洲國出動1000人,國民黨警察部隊和各地民團5000餘人,組成聯軍,進攻孫永勤部。

孫永勤部孤立無援,被圍困在大茅山、十裏鋪、吳家溝一帶,日軍出動3架飛機在空中偵察目標,引導日寇用大量炮火摧毀孫永勤部陣地。

接著又用毒氣彈、機槍發起總攻,孫永勤部除了部分突出重圍外,餘部殉難。

此戰後,日寇指責發生戰事所在地,遵化縣縣長陳維州接濟孫永勤部,嚴重違反塘沽停戰協定!

日本駐北平使館武官高橋坦奉命向何應欽遞交書麵通知,表示日方將追究中方責任!

高橋坦的書麵通知裏還包括抗議白、胡暗殺案,認定天津日租界的《振報》社長白逾植、《國權報》社長胡恩溥同時遭人暗殺,必是國民政府所為,要求查找凶手!嚴懲凶手!

接著天津日本駐屯軍參謀長酒井隆亦發表聲明,指責中國佯裝親日,實際上專事抗日活動!

……

在這裏要說說日本駐紮在中國的駐屯軍,這是日本根據《辛醜條約》獲得的在中國境內駐屯軍隊特權的產物,屬日本正規軍的一支。

原稱清國駐屯軍,大清滅亡之後,改稱“支那駐屯軍”,通稱中國駐屯軍!

抗戰全麵爆發之後,駐屯軍成為侵華日軍的一部分。

……

天津駐屯軍參謀長酒井隆指責孫永勤部在熱河,以及停戰區內抗日,均受到河北省主席於學忠的支持,故華北駐屯軍或將“依照停戰協定所賦與之權利,采適切有效之自衛手段”,以此威脅於學忠。

聲明還指出,“華北中日關係惡化,肇因於蔣中正表麵親日,暗中排日!於學忠恃張學良為後援,不奉中央命令(河北省主席於學忠是東北軍將領),要改善華北中日關係,必需去除此兩大因素。”

日本人居然視於學忠為張學良的代理人,必欲去之而後快,這事令人哭笑不得。

日方的意思是不但要趕走於學忠,換一個親日的河北省主席,還要求老蔣不要表麵親日,暗中反日!

……

1935年5月29日,酒井與高橋倆個老鬼子聯合發出共同聲明:中國以平津為據點破壞塘沽停戰協定,所以日軍有必要再次越過長城,通過武力手段,使北平、天津成為非武裝區!

當天下午,酒井與高橋倆個老鬼子跑到行政院駐北平政務管理委員會、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質問暗殺《振報》社長白逾植、《國權報》社長胡恩溥二案凶手何時結案?並強烈要求中方嚴懲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