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認識了,你叔祖父比我年長12年,但對國家貢獻卻比我多多了!”唐紹儀長歎。
“老大人不可妄自菲薄,你們都是為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魏晨急道。
韋步平道:“都是為國家作貢獻,不分貢獻大小,盡力即可!魏少校你來說說我們研究潛水艇的事。”
魏晨說道:“好!說到研究潛水艇,咱得說說我國與潛艇有關的事兒,中國人與潛艇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876年,當時中國第一任駐英公使郭嵩燾在英國看到了各種新奇事兒。
郭嵩燾大使是中國第一個使用電話的人,現場聽過愛迪生講解的物理課。還是第一次與類似潛水艇這種兵器接觸的中國人。
當時在英國倫敦的一個試驗水池,郭嵩燾走進一個四周鑲嵌玻璃的‘鐵鍾’,並浸入水中‘三尺許’。這個‘鐵鍾’,就是當時的潛水艇原形了。
1880年9月18日,清末洋務重鎮天津機器製造局,一艘外形古怪的船舉行了下水儀式,這是近代中國的第一艘潛水艇,可以說是中國潛艇的始祖。
1917年末,民國海軍部利用福州船政局閑置的前清魚雷、銅元車間,改建為飛潛學校,這是我國第一所培養飛機和潛艇製造專業人才的學校。
因為潛水艇製造技術要求過高,難度較大,飛潛學校研製潛水沒有太大發展,1926年5月,因經費短絀,飛潛學校並入海軍學校。
我們幾個是飛潛學校學生,畢業後一直惦記著製造潛水艇,為此我作了很多試驗,限於資金,一起沒有進展。
2年多前,我們找到了總指揮,向總指揮陳述了製造潛水艇的誌向,,要求總指揮在資金、場地等方麵支持我們研究潛艇。
總指揮當時就答應了,不但劃撥資金,建好了場地,更加重要的是,總指揮還提供了製造潛艇的方向!”
魏晨說到這裏,臉上慚愧地說道:“我們辜負了總指揮的期待,總指揮已經鼎力支持了,我們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唐紹儀擺擺手說道:“年輕人,不要氣餒!依老夫看來,這小子也不會怪你,是不是?”
魏晨說道:“正因為他自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怪罪的話,所以我們覺得很對不起總指揮!”
韋步平說道:“科學研究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沒有五年十年,是看不到收獲的!這不是做買賣,錢貨兩訖瞬間完成!魏少校,不要多想,我們還有備用方案!”
魏晨的臉上更紅了:“這個備用方案萬萬用不得!”
唐紹儀奇道:“什麼備用方案?”
魏晨說道:“總指揮給我們的是製造潛艇的最佳技術方案,現在我們製造出來的聲呐,靈敏度是全球第一!總指揮說,萬一我們製造不出來,就拿聲呐技術去換!”
“這怎麼行?” 唐紹儀瞪著眼睛說:“先進的技術就好像珍寶,怎麼可能跟別人換呢?”
韋步平苦笑著說道:“我們的技術現在是先進,別忘了別人也在研究,也在發展!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們會超過我們!所以現在不用,過期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