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舍說的是1936年初,希特勒有感於美國平均5個人就有一輛汽車,而德國每50人才有一輛汽車!兩國相比整整相差了10倍!
德國的職工上下班都是騎自行車,或者是乘公共汽車!美國多數人乘車上下班,兩國相比,高下立判!
希特勒認為美國人做到平均5個人就有一輛汽車,歸根結底是美國有了福特汽車!
福特汽車在全世界使用了流水線生產、融合通用零件等一係列創新技術,成功把汽車售價降到了500美元以下!
所以希特勒希望德國也出現一家汽車製造廠,能把汽車售價降落下來,指量生產一種隻賣990馬克的經濟型汽車。
(1936年的990馬克,相當於396美元,相當於民國1108銀元。)
“每個德國人,至少是每個德國職工,都應該有一輛自己的汽車!” 這是希特勒的願望,也是他的雄心壯誌。
維也納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工程師斐迪南?保時捷(波爾舍)被緊急召到柏林,由希特勒定為主持大眾汽車的設計師。
但是990馬克(396美元)的汽車哪裏造得出來?
保時捷博士熬了很多夜,畫了無數草圖,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私營企業生產不出這麼便宜的車!
希特勒收到彙報,心裏很失望,但很快出台政策:采取國家補貼政府,由納粹組織的“勞工陣線”負責大眾汽車的生產!
但是保時捷博士還在苦思冥想:為啥就生產不出396美元的汽車呢?
不久,從中國源源不斷湧進來的吉普車引起了保時捷博士的注意。
這種威猛、靈巧、硬朗的小汽車結構非常簡單,但又擁有普通小汽車不具備的四輪驅動,幾乎沒有什麼和駕駛無關的零件!
其創新技術令保時捷博士大為驚訝——關鍵是,如果由德國生產,成本完全最近990馬克(396美元)!
所以,保時捷博士的要求是:希望中國的吉普車生產廠家能夠授權德國生產,共享技術!
作為回報,保時捷博士說道:“我們可以商量下,每輛給予相應的授權費用!或者是估算一個數值,一次支付知識產權費用!”
駐德國大使程天放羨慕的看著韋步平:跑來一個送錢給你的!真好命!看樣子可以有商量餘地!
“這個……”
韋步平有點兒猶豫:幾年後民國加入同盟國,與軸心國德國作為敵人,到時德國人駕駛著吉普車,在戰場與盟軍的吉普車相遇,這個場景會不會很酸爽?
盟軍會不會指責民國把吉普車授權德國生產?這是一個問題!
韋步平有點小糾結。
最後韋步平說道:“實話實說,在汽車方麵我還是一個小學生,對於授權你們生產的費用,我真不知道應該要多少,不如你們報個價吧。”
韋步平準備來一個“推”字訣:無望你們報什麼價,我都不同意。
保時捷博士站起來和韋步平握手:“好!我這就回去商量商量,你等候我的回複。”
保時捷博士向韋步平、程天放告辭後急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