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試”,劉旺才的大孫子劉文才,坐著自家的馬車趕到了蘇杭城,他要參加在蘇杭城府衙的正式會考。
“秋試”完後,會由蘇杭城府衙張榜公布過考學子的名字,榜上有名的學子,就會由官府頒發正式的公文以確認其身份。
過考“秋試”榜上有名的學子,就會被稱之為“秀才”,並且正式的列入官府承認其學識的官檔之中。
劉旺才因為腿痛,已經無法下床行走,就由著劉三虎和劉東來二人,駕著自家的馬車,送侄子劉文才前往蘇杭城參加“秋試”。
臨行前,劉旺才拉著大孫子劉文才的手,語調子有些顫抖的說:“文才,你是咱劉家出的第一個‘童生’,爺爺很感謝你,再加把勁考個秀才回來,爺爺死了都能閉上眼了。”
劉文才自從爹娘把他和兩個弟弟送來了江南,爺爺一天地裏的莊稼活都沒讓幹,就是花了銀子將兄弟三人送進了烏鎮文苑學堂。爺爺看著自己那期待的目光,讓劉文才咬著牙拚命讀書,下了決心要給爺爺爭氣。劉文才當然知道,自己的兩個叔叔發嬸子們,背地後裏沒少念叨著,嫌棄自己兄弟三人光吃白飯不做事。
爹和娘一次都沒有再來過江南,路途遙遠,再加上一來一回耗費掉了時間,也不會有什麼收入,一家人還得靠著爹在茶樓裏給人家老板當夥計跑腿。
就因為這些,劉文才不光自己拚了命的讀書,也要督促著兩個兄弟一樣的拚命讀書,不為別的,就是要給爺爺和爹娘爭口氣。
劉文才看著爺爺,眼裏不由的落下淚來,雙膝跪倒在床前,拉著爺爺的手,說:“爺爺,您放心,孫兒拚上一死,也要拿回一個秀才來!”
“文才啊,話不能這麼說,拚是要拚的,但是不能再提這個‘死’字,爺爺在家等著你的好消息!”劉旺才努力的笑了笑,伸出手去摸著大孫子的頭:“走吧,路上小心些。”
劉文才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響頭,站起身向躺在床上的爺爺躬身一禮,轉身快步走了出去。劉文才隱隱的感覺到,爺爺可能快要走了,他抬起手抹了一把淚咬了咬牙,向著停在院門口的馬車走了過去。
“秋試”為時四個時辰,隻要在這四個時辰裏,把所有的卷子寫好交上去,就算可以了。然後,就等著官府發榜,榜上有名的,就由著官府頒發公文,承認其秀才的身份。
後天,才是“秋試”的日子,劉旺才讓兩個兒子提前兩天,一起護送大孫子去蘇杭城趕考,在蘇杭城歇上一天兩個晚上,這樣就會放大孫子有一個緩衝的休息時間了。
三天後,劉三虎、劉東來和劉文才回到了桃花莊。
劉旺才已經無法從床上坐起來了,他讓媳婦英子把兩個兒子和幾個大些的孫子都叫進了屋,緩了好幾口氣,說:“我這是就要找你們爺爺去了,這臨終的話呢,就都跟你們說說:劉家不能分家!劉家的子孫不能以種地為生,但是,也不能靠著賣一分地過日子。劉家一門的子孫就是讀書人,隻有讀書人考取了功名入朝為官,才能振興劉氏一門,日後誰要是違了我的話,那就不再是劉家人!”
這些話,是劉旺才喘了好多口氣,才說完的,在他認為,劉家之所以過去被人欺負,都是因為是以種地為生的莊稼漢子,雖說也能認得幾個字,卻是劉家世代沒有做官的,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入朝為官”!
是劉旺才給劉氏子孫定下的規矩!
幾天後,劉旺才就死了,一直到了死,劉旺才都不肯閉上眼睛,無論是他的兒子還是幾個孫子,誰也不能讓他閉上眼。
家裏的老人過世,是不能睜著眼睛走的,那是因為他心裏有事放不下,更是為子孫不孝。
大孫子劉文才在爺爺的床前哭著說:“爺爺,您就放心的去吧,孫兒今年上不了榜,三年後,孫兒一定要中個秀才!”
劉文才說完這番話,彎下腰伸出手去抹著爺爺睜著的眼睛緩緩向下輕抹著,等劉文才的手拿起來,那劉旺才睜著的眼睛卻是閉上了。
大概死不冥目的劉旺才,正是聽到了大孫子的這番話,才安心的走了。
三日後,劉旺才就葬在了自家大院的後麵,那裏有從北方遷來的老頭子劉義和三閨女春子的墳頭,現在,又添上了一個新墳。
劉旺才到了死,他都沒能看到大孫子是否中了“秋試”的榜,但是,正是劉旺才臨死前的遺言,讓劉氏後代們都進了學堂讀書。
“秋試”過後的半個月,就是發榜的日子了。
劉三虎在烏鎮上照顧著茶葉店走不開,劉東來就陪著大侄子前往蘇杭城看榜。因為也是擔心駕著馬車會堵在半道上,叔侄二人就走旱路去蘇杭城。
爹和爺爺劉旺才過世後還沒到頭七,劉東來和劉文才二人還帶著白色的麻布孝帽,腰上也都紮著一條白麻布腰繩,腳穿著白色的麻布鞋。
天剛亮,劉東來和大侄子劉文才二人,背上些幹糧帶著水就上了路。
待叔侄二人趕到了蘇杭城府衙時,榜文已經貼在了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