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劉文才進宮(1 / 2)

第一百零五章 劉文才進宮

皇帝看著一進門就跪在了地上的劉文才,說:“平身,賜坐!”

許廣和是躬身站在自己的那張大文案的一側,貢生劉文才一進門就跪倒在地,從剛才到現在,許廣和一直都是躬著身子站著的,皇帝並沒有讓他坐下的意思。

而這劉文才剛一進屋叩拜過了皇上,皇上就說賜坐,許廣和一時沒弄清楚,皇上是讓他坐呢,還是讓這個貢生劉文才坐下。

皇帝看了一眼躬身站在一邊的許廣和,說:“去搬把椅子過來,讓他坐下。”

好吧,皇上這是讓劉文才坐下,而不是讓自己這個吏部尚書坐下。

許廣和二話沒說,向著皇帝躬身一禮,退後了幾步,搬了一把靠牆放著的椅子擺在了文案前。

劉文才站了起來,躬身向前走了幾步,又深施了一禮:“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欠了半個屁股,低著頭,小心的坐在了椅子裏。

“抬起頭來,朕有話問你。”皇帝說。

劉文才小心的抬起頭來,但是,他可沒膽子去看皇上,眼睛是往文案上看著的。

“皇上請問。”

劉文才說,隻是他很奇怪哦,我隻是一個在吏部見習的國子監貢生,不知道皇上會問什麼。

“劉文才,無需這般拘束,朕問你答就好。你祖籍何處,家中還有什麼人,但凡姓劉的都一一報來。”

皇帝問道。

“在下祖籍蘇杭城桃花莊,家中有奶奶、父母和兄妹四人,兩個叔叔和嬸子、六個堂兄妹,一個姑姑嫁去了鄰鄉,現在父母和妹妹居於京城。”劉文才答。

皇帝又問:“你祖爺爺和爺爺叫什麼,在世還是過世了?”

“在下祖爺爺劉義,爺爺劉旺才,都已經過世。”劉文才答。

皇帝看著劉文才,心裏有些不是滋味:從他的回答上來看,這些家人和祖籍,應該都是可以在國子監的文檔裏查到的。也就是說,劉文才從官麵上登記的資料上來看,並不能看出他們原先居於京城外的劉莊,還有就是靠租種著劉全家的土地過活的佃戶,劉家這是在刻意的隱藏起了曾經的過往。

皇帝說:“劉文才,你的父親兄妹們的情況知道多少,可否說來聽聽?”

劉文才悄悄的抬眼看了一下皇帝,接著又將眼睛重新低下看著文案:皇上為什麼要問這些,是想著要升我的職還是治我的罪?

皇帝問的話,劉文才卻不能不回答,他隻得說了起來:“在下的父親的家中有兄妹八人,四男四女,父親為兄長,二叔入贅去了外鄉因病過世,三叔劉三虎在烏鎮上開著一家茶葉鋪,四叔劉東來在家照顧奶奶;大姑嫁給了劉老爺的二兒子為妾,隻是從來沒回過娘家,二姑劉二丫嫁給了鄰鄉一戶人家為妻,三姑劉春子病逝,四姑劉花兒……在下不知道在哪裏。”

皇帝問道:“為何你不知道你的四姑劉花兒在哪裏,你又是如何知道還有四姑的?”

劉文才說:“在下四姑的事,也是聽母親說起,爺爺在世的時候沒人敢提四姑的事。母親說四姑在十四歲那年過繼給了繡衣禦史劉全劉大人,也正是那一年,在下的父母成的親。”

站在一邊的吏部尚書許廣和,在聽到了劉文才說到“四姑在十四歲那年過繼給了繡衣禦史劉全劉大人”時,身體顫抖了一下,眼睛瞪了起來:什麼?這個劉文才怎麼和劉全扯上關係了?

曾經的記憶如潮水一般的齊湧上心頭,許廣和象是明白了什麼,兩條腿抖的快要站不住了,他終於有些明白了,為何皇帝會突然要來吏部,而且還點了名的隻見一個國子監在吏部的見習貢生。

幾年前,蘇杭城外大運河碼頭上,發生了震驚朝野的“皇帝南巡刺客案”。當時的浙江巡撫丁崇楨奉旨查辦此案,吏部派出右侍郎李文來協查,押解了一些疑犯來京城,關押地點就在京城駐軍大營,侍禦史劉全的兒子劉孝祺,也被一同押在了兵營內。

吏部右侍郎李文來主審劉孝祺,無意之中發現了侍禦史劉全將一名租種自家土地的佃戶的女兒,過繼在了自己名下,並且將這佃戶的女兒送選秀女送進了皇宮。

身為吏部尚書的許廣和在看完了這份密報之後,就去找了同窗好友,刑部尚書豐繼瓊,兩人一商議,就聯名麵向皇帝上奏了此事。

皇帝震怒,侍禦史劉全被削官禁足在家,他的兒子們全部被兵部解除了軍職歸甲,已經被冊封為貴妃的劉氏,也就是那個佃戶之女,被貶為庶人。

去年,皇帝新冊立了皇後劉氏。

難道說,現在的皇後劉氏,正是那個被貶為庶人的貴妃劉氏?

不會啊,皇上為何會將貶為庶人的劉氏冊立為皇後?

許廣和猛然想了起來,據說當年發生“皇帝南巡刺客案”時,緊隨在皇帝身後的並非是金絲侍衛,而是皇帝最寵愛的一個妃子,難道說,那個拚死護駕的妃子,就是劉全的佃戶繼女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