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穎初覺得這兩個人真是奇葩,她好想甩手走人,但她現在還不能夠。
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她就隻好盡力當一個和事佬了。
她問道:“春秀嫂子,要不你問問劉大哥,能不能給家裏留的錢安排安排多一點,你也出去工作,你工作之後的錢歸你私人所有,這樣以後你的小家庭就會過得越來越好。”
春秀搖頭:“你太不了解他了,我了解他,一旦我去工作,他真的會把他工資都寄到老家去,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愚忠愚孝,卻不管不顧自己的妻兒,我當初也不知道是看上他哪一點。”
“他一開始就跟我說,家裏有年邁的父母,兒子照顧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不敢反對,因為他兄弟有好幾個人,畢竟不隻是他一個照顧父母的事情,可以大家共同分擔,可是,你知道嗎?因為他常年在外,家裏還有一個癱瘓的弟弟,所以其他的人就不用付錢了,所有的花費都需要劉軍承擔,因為他們都說劉軍沒在旁邊盡孝,就隻能寄錢過去。”
“而他家裏的另外兄弟,是不用花錢的,你知道嗎?他們家的人也不用考慮劉軍在外麵是否能夠生活,像吸血的螞蚱一樣,一次又一次,一個月少寄一點錢都會打電報回來問是怎麼一回事,劉軍他是一個人嗎?他現在是有妻有兒有拖累,他怎麼能搞什麼都不管不顧,把所有的錢都寄回去?”
這句話質問得連顧穎初都回答不了。
每個人都有錯,才會釀成大錯。
春秀:“既然這樣,他當初何必要娶媳婦,我不是一個不通情理,不是一個沒有孝心的人,但是他太過分了,他要一個人去背負他的父母,他其他的兄弟呢?不幫忙反而拖後腿,你問問他,他究竟有多大的能力來負擔這一些。”
說到這裏,春秀的情緒又激動了,顧穎初覺得春秀的話裏麵有一部分說對了,如果按照春秀所說的,劉軍確實太過愚孝。
對父母盡孝心那是必須的,但如果其他人過分,他還選擇視而不見,委屈自己的妻兒,這樣的男人也不算是個男人。
所以她必須讓球球逼劉軍說出他的心裏話,說出他後麵的抉擇。
劉軍:“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盡力爭取,盡力調整,我也想在老家和自己的小家庭之間取得一個平衡,讓彼此的日子都好過,但現在看起來我好像做不到。”
春秀:“你別說的那麼好聽,你根本就沒有盡力,如果你真的盡力去做了,不會是現在這種結果,至少,你老家的人會知道你在這裏過得非常辛苦,不是罔顧你在這裏一個人苦苦掙紮,一有什麼事情就得打電報來跟你要錢。”
因為劉軍一個人出來了,出人頭地了,對於老家的人來說,等於飛黃騰達了,家裏三姑六姨婆,平時有點什麼事還要打電話來跟劉軍說,讓劉軍幫忙,劉軍總是覺得自己能夠幫忙的,就盡力幫忙。
也是因為這種思想造就了家裏的人,以為他本事很好,大大小小的事,隻要跟景城這邊有關係的,都想來找他幫忙。
春秀一開始是覺得這樣他們比較有麵子,可麵子是一時的,過後的無奈和痛苦卻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