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說的信誓旦旦,殊不知,在軒轅驪華的腦海裏,已經算計好了另外的計劃。
之前派出那麼多的暗衛出去弄出那麼大的動靜,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點成效。要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能將京兆尹這根“蘿卜”拔除,那對其他人而言,肯定是一點害怕的感覺都不會有的。
這樣的話,這群人的行事就會越來越不會有所顧忌。到那個時候,外邊還沒有攻城,京城裏麵就先亂了陣腳。
軒轅驪華往京兆尹那邊瞥了一眼,心道:今天晚上,你就別睡了吧!
已經是秋天了,又到了秋收農忙的季節。各個地方官的給皇帝寫的請安折子也漸漸的多了起來,還附帶了詳細的賦稅明細,都是收進國庫裏麵的糧食。
每年秋天,一車車從各地運送來京城的糧食經過長途跋涉,最後送進了京城的倉庫中。這些糧食用以百姓在遇到天災的時候賑災,讓百姓不至於餓死。
皇帝的麵前放著成堆的褶子,不遠處站著軒轅驪華。父子兩一個站一個坐,就這麼麵對麵的看著對方,相互在等著對方先說話。
最後,還是皇帝先開了口。“華兒,你這才回來京城幾天,怎麼過來找父皇談心的次數就這麼多了?”
“父皇,而成幾日過來,隻是想告訴父皇,李家嫡女在兒臣的府中過得很好!”才兩天的時間,就算過的不好,又有誰能看得出來?
“過的好就行了,華兒趕緊回去吧!”皇帝想著:你就特地跑過來說這件事?是不是太會折騰了點?!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想告訴父皇。”軒轅驪華沒有離開,接著說:“今日京城裏的事情,兒臣略知一二,所以想來和父皇探討探討。”
“華兒指的是什麼事?”皇帝問。
“兒臣指的是,今日京城中眾位官員府中盜竊一事。”軒轅驪華不想隱瞞,也沒什麼好隱瞞的。能把滿朝文武的府邸全部“偷”上一遍,這是區區小毛賊能做到的事情?怎麼可能!
“華兒啊,你父皇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耳聰目明的。”皇帝笑了笑,說道:“你就算是再不願意和李家嫡女成婚,也不該拉上那麼多的京官一起折騰呀!”
這其中的道道,皇帝早就已經猜到了一二。但是奈何對方是自己的兒子,他對不住他在先,便也就由著他先鬧騰幾天了。隻是沒想到,這一鬧騰就把滿朝文武都給鬧騰進去了。他這個當爹的還能怎麼辦?隻能找京兆尹出來,幫自己的兒子頂著唄!
“不過,這件事情為什麼要交代京兆尹不去查呢?”這一點,皇帝有些想不明白。他的兒子怎麼可能這麼笨,自己犯下的事也不知道提前有所準備,非要等他這個當爹的幫他善後麼?
“父皇,兒臣可沒有去找過京兆尹,更沒有交代過他不要查這些盜竊案。”軒轅驪華說:“其實,那些京官們府上所謂丟失的財物,其實都沒有真正的丟失。這隻是被府中的暗衛們拿走,放在了他們府中的其他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