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日本軍事演習(1 / 3)

宋哲元聽說日本人最近要進行軍事演習,也是給嚇了一跳。

雖然不知道日本人什麼時候軍演,但是日本人軍演的消息和那天渡邊在張自忠的辦公室“大發雷霆”的樣子,就已經足夠讓張自忠對日本人提高警惕了。

我曾經和張自忠多次說過,中日之間不久就會發生大戰,其戰爭時間不過在民國三十六年的夏季。

張自忠對我的看法一直懷疑,但是渡邊事件之後,張自忠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了。

如果中日之間真的要發生“衝突”了呢?

此衝突規模一定不小。

《辛醜條約》規定,天津及其周圍十公裏內隻準外國人駐軍,而不準中國軍隊入內。

中國軍人雖然無法入內,但是天津市內還是有不少管理治安方麵的保安隊。

為了應付日本方麵可能出現的問題,張自忠首先是在保安隊上動起了心思。

他先是加強了天津保安隊的人數和兵器,因為此軍隊乃是刀刃軍隊,張自忠可是下了血本買好鋼了。

隻要肯花錢,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二十一世紀是如此,民國時期也是如此,張自忠把曾經破破爛爛的天津保安隊打造成了一支加強團的規模,三千多人的隊伍裏,基本配置的步槍每人一把,輕機槍一百多挺,不光是如此,還配備了裝甲車,機械摩托,堪比蔣介石的中央軍了(……)!

接著張自忠從我們連調來天津市區獲得靈感,將自己手下的一支精銳團調到了天津來,來之後,當然是冠以保安隊的名義的,張自忠用這支精銳團拱衛市首腦地區。

光是將重兵調來還是不夠的,日軍在天津已經駐紮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對天津城區情況自是了如指掌,一旦兩軍開戰,必然會出現巷戰情況。

軍隊指揮官如果不熟悉地形,即使是一人一把捷克式也是要吃虧的,為此,張自忠專門讓手下的一些軍官換上便衣在市區熟悉地形。

張自忠專門提醒這些軍官注意,如果要是真打起仗來的話,心裏可是要有數。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軍事上更是如此。

張自忠這樣忙前忙後,宋哲元心裏更是一門清,也開始著手考慮對付日軍的問題。

宋哲元專門派人到南京跟蔣委員長彙報了這裏的情況,蔣委員長在北平,天津都是有耳目的,自然是明白這裏的情況。

接著中央政府撥發了兩千多步槍,四百萬發子彈和八門步兵炮,並且每月給二十九軍補助軍費八十萬元。

二十九軍不光從中央那裏得到了大量的武器,還通過特殊渠道從外國購入了大量的武器。

前麵說過,宋哲元來到北平之後直接將北平的各項事務都攬入了自己懷中,這幾年也是積累了不少的家底,是時候該出血了,於是宋哲元拿出一部分錢買了步槍,輕重機槍,迫擊炮,高射炮,等等武器。

經過這一通的換裝,整個二十九軍上下是鳥槍換炮,堪比中央軍的德械師。

我以前真沒想到過二十九軍能這麼富!

通過這一陣的“折騰”讓我覺得,因為我引發的“渡邊事件”這事很有意義,至少給宋哲元和張自忠提了一個大醒,日本人不久就要打來了,不要每天窮於應付日本人派漢奸滲透進政府,或是在華北作亂,日本人馬上就要光著膀子自己上了。

張自忠能有錢裝備軍隊,也跟他合理治理天津有關係,天津的財政在張自忠的手裏大大改善了。

張自忠對治理天津的問題從一開始就很在意,遇到不懂的地方經常問周圍的人,當然,更多的是問我,張自忠顯然將我當成了他的智囊團之一。

我呢,就跟張自忠說一些“和諧社會”的問題。

“中國夢?!”張自忠看著我奇怪地說道,“我們隻是搞一個小小的天津,還不至於扯到中國夢身上吧!”

“這是大的方向!”我說,“每一個方向都應該有一個大的目標和追求,中國夢就應該是我們現在治理天津小方向的最後目標。”

張自忠若懂似懂地點了點頭。

“我們還是先搞和諧社會吧。”我說,“先從整頓工商業開始,商業是經濟最有力的推動力,現在的財政赤字跟商業有很大的關係。

然後加大緝私,緝毒力度,毒品乃是中國社會的最大毒瘤,不禁則永遠翻不了身。還有加大力度打擊刑事犯罪,搞好社會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