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半路夫妻,也沒有什麼愛不愛的,就是以心換心,反正你給我一口飯吃,我就幫你操持著家裏的大事務,你對我的孩子們這樣好,我便也對你的孩子們好。

熬過了自然災害後,張家那邊又上門要孩子,口口聲聲吳春花不檢點。

吳春花拿著掃帚把他們掃了出去,然後讓兩個孩子對著沈土銀磕頭,還給他們改了姓氏。

沈雁秋和她哥哥便正式成為了沈家的孩子。

一轉眼又過去了十年,如今沈家共六口人,爹是沈土銀,娘是吳春花,大兒子是沈愛軍,二兒子是沈愛黨,兒子是沈愛民,閨女是沈雁秋。

其中,隻有老二沈愛黨是沈雁秋的親哥哥。

老大沈愛軍和老沈愛民都是沈土銀和前麵那個老婆生的。

沈家和張家算是結了仇,走在村裏見到了對方都要朝地上吐唾沫的那種。

沈雁秋之所以會穿越過來,是因為原身落水死了。

而她之所以會落水就有張家人的原因!第二章:人言沈雁秋覺得頭特別昏沉,這就是落水的後遺症。

吳春花掀起門簾,從外頭走進來,見閨女醒了,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神色。

她年輕時有好顏色,但生活的困苦將她的容貌掩去了大半。

她快步走到床邊,忙不迭地問:“秋兒啊,你終於醒了!你快把娘嚇死了……好端端的,你怎麼就掉河裏去了!”

原身心裏是有些心結的。

倒也不怪原身,畢竟原身年紀,在有心人再三挑撥下,難免想岔了。

最可惡的就是那些“有心人”!沈家這麼一個情況,沈雁秋隻有一個親哥哥,另外兩個都不是親的,村裏就有流言,沈土銀之所以疼愛沈雁秋,是存著把沈雁秋留在家裏當兒媳婦的心思!沈家大兒的年紀對不上,兒子隻比沈雁秋大四歲,不是正好的姻緣麼!原身就鑽了牛角尖。

再沈家的這些兒子,大兒子是個好的,到了年紀就當兵去了,這些年因為部隊有任務都不怎麼回來,倒是每個月都會把津貼寄回來。

二兒子也是好的,他是沈雁秋的親哥哥,向來孝順爹娘、疼愛弟妹,為人很是厚道。

他也是有福氣,有一次去鎮上趕集時,見到一個孩子落水了,他二話不跳下河去把人救了上來。

聽那孩子家裏很有些勢力,為了感謝他,硬是想辦法把他安排到鎮子上去,當了一個臨時工。

雖然隻是一個臨時工,但每個月有工資拿啊,這就和所有在地裏刨食的人不一樣了。

隻有這個兒子,村裏人隻要提到他就沒有不搖頭的!沈愛民太懶了!用村裏老人的話來,他活了這麼幾十年,就沒有見過比沈愛民更懶的人!他今年也有二十出頭了,村裏像他這麼大的夥子,誰不是在地裏賺滿工分的啊,就他,賺的工分比女人還少。

明明已經是最輕省的活了,還時不時逃班!懶就算了吧,沈愛民還油腔滑調、沒個正型!反正農村人是頂頂瞧不上他這樣子的。

按沈家的條件並不差,畢竟沈土銀一個兒子在當兵,一個兒子雖然不是親生的但在鎮上當臨時工每個月也往家裏交幾塊錢,沈家去年剛推了老房子造了新房。

在這樣的情況下,沈愛民作為家裏頗受寵愛的兒子,應該很好親吧?

偏偏就不是!根本沒人瞧得上沈愛民!就算年輕姑娘被沈愛民那張麵皮子糊弄了,她們自己心裏願意,她們的爹娘也不願意!雖然現在提倡所謂的“自由戀愛”,但在他們這種鄉下地方依然是父母了算!就這麼的,沈愛民都二十剛剛出頭了,還沒人給他親。

也不知道是哪個黑心子,搞得全下他最聰明一樣,忽然靈機一動,沈愛民根本不愁沒有老婆啊,沈雁秋在沈家養得如花似玉的,以後肯定是要便宜沈愛民的。

然後這話就傳開了!在沈土銀和吳春花這兩個家長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已經前前後後有又不少人來沈雁秋麵前“調侃”過了。

有些人是缺心眼,純粹覺得這樣的玩笑話出來很好玩,也不管會不會給別人造成心理負擔,遠遠瞧見沈雁秋迎麵走來了,就衝著沈雁秋大聲笑著:“呦,愛民媳婦來啦!愛民媳婦這是要往哪裏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