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過分?一開始我也覺得他過分,但去年他生病去世後,我卻覺得這番話也有幾分道理。如今回頭再看這些年的時光,我一事無成,可不是糊裏糊塗做了十多年的夢嗎?
那一巴掌把我嘴裏打出了血,也把我打出了家門。當晚,我就偷偷跑掉了。這一跑就是兩年。
我做過超市收銀員,在飯店端過盤子,還在夜市擺過地攤。家裏人找過我,但隔著幾個省,他們就算知道我的下落,恐怕也沒心思真來抓我回家。父親就是這樣,我甚至能想象他跺著腳罵我的樣子。“讓她死在外麵!”大概會這麼說吧。
兩年後,品嚐到了生活的苦,我也快成年了。
臨近十八歲生日,我回了家。原以為回去之後會再和他們吵架,沒想到進門後,他們很平靜,隻說了句:回來了?我說:嗯,回來了。
他們不問我這兩年怎麼過的,也不問我將來的打算。吃飯的時候,我看父親又要喝酒,便從包裏把帶給他的特產酒掏出來。他先是有些發呆,接著又舒展開眉頭,笑了。那一刻,我明白,他們已經接受了現實,而我在他們眼裏,也已經是大人了。
經過這次奇妙的和解,他們對我寬容了不少。我拿出兩年間掙的一萬多塊錢,又找他們拿了點錢,準備做電商。他們不懂互聯網,但也沒拒絕。那幾年,您知道,網購產業蓬勃發展,好些人都靠著這個發了財。
電商行業得靠宣傳。剛開始,我處處碰壁,一步步咬牙堅持,直到第二年,銷路打開,總算有了盈利。
有一個月,賺了兩萬多,可把我高興壞了。把貨寄出去,我一路小跑,笑得像個傻子,去菜市場買了兩隻鴨、一隻雞、兩條魚,還有一大堆別的菜。順路又在五金店裏買了個簡易的火鍋小爐子,25塊錢。我掏出三十,一揮手,讓老板別找了,大包小包拎回家。
父母很高興,但抱怨我買得太多。母親擦著眼淚,說要是奶奶還活著就好了,卻被父親打斷了,讓她不要講這些。一家三口就著酒,邊吃邊聊。
父親喝多了,我也一樣。他紅著臉,眼珠子定住了,低頭看著菜,一隻手撐著桌子,一隻手指著我,說:“以前……是我不好……”說了這麼一句,說不下去了,眼圈紅了。
趁著酒勁,我也說:“爸爸,我最恨你的是,當初不許我追求夢想。”話說出口,眼淚就止不住了。
我真恨他嗎?其實也談不上。經過這幾年的打拚奮鬥,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隻要努力,未來就有無限可能。我不是恨他,而是恨自己。我是為自己放棄了人生的一種可能而悲傷——因為我連嚐試都沒能做到。
父親也流淚了,他說他對不起我。“妮啊……咱家沒那個錢啊,也沒關係啊……你有唱歌的底子,可咱家沒有鋪錢的底子啊……”
後來才知道,在我離家後,父親專門托人打聽,繞了七八層關係,才接觸到一個選秀節目的“老師”。那人開口就要錢,數目挺大,把他嚇到了。
那頓飯吃得傷心,也吃得開心。我能賺錢了,父母便可以輕鬆些了。他們也答應,以後不再管我,由我去發展。我還記得他笑著說:“現在是新時代,我們的腦殼跟不上潮流了,該你們年輕人上場了……”
他在病床上躺著的時候,我總回想起那天的場景。那天,他笑得真開心……
謝謝。沒關係,我包裏有紙巾。
……
接著往下說吧。
幹了五年電商,我又放棄了。一方麵,行業競爭逐漸加大,自己有些力不從心;另一方麵,我覺得時代是在變化的。正如父親所說,每個人都不能保守,要創新,要抓住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