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完全沒有說話,隻是皺著眉頭,雙手環胸。說話的是抽煙的爺爺。
“這麼說……你們不僅去了山裏,還進了洞?”
客人似乎也覺得有些不妥,但他不忘為我辯護。“不,進洞的是我。孩子沒進去。”
“洞裏……你走了多遠?”爺爺問這句話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他的不安穩……那情緒,彷佛一個失竊的人剛回家,小心翼翼向警察問起自己的損失。
“我覺得並不算遠,但……”客人察覺到了空氣中微妙的變化,但他決定實話實說。“但是,我們好像在山裏耽擱了幾個小時。”
“……看到了什麼?”爺爺用同樣的語調發問,情緒顯然有些按捺不住。我也緊張起來,似乎客人的回答,隨時會讓我們全家人嚇個半死。
“什麼都沒看到。”客人平靜下來,又進入了科學家的思考模式。“準確來說,是我看不到任何東西。我想用電筒,但發現背包放在您家裏了。所以我隻好一邊摸著石壁,一邊往前走。那些石壁嘛……”
全家人的目光都盯著他,期待又帶著不安等待著他接下來的話。
“嗯……恕我直言。”他說道:“我聽這孩子說,這隧道好像很早以前就有了。一開始,我以為它是民國或晚清時代開辟的。真是這樣的話,或許是當年的礦道。但現在證明不是這樣。”
“那是什麼?”母親不合時宜地問道。她遠嫁至此,並不是連田人,幾乎和我一樣充滿了好奇。整個屋子裏,就爺爺奶奶和父親最沉得住氣。
客人答道:“修建時代應該更古遠。石壁上的某些地方,有明顯的人工鑿刻痕跡。鑿出來的形狀,類似宗教形象。啊,這是我的第一反應。因為我也曾在考察工作中遇到過這樣的石窟,裏麵就有不少古代人雕刻的菩薩、佛像之類的東西。這樣說的話,不知道你們明不明白?”客人滔滔不絕起來,“宗教活動一般發生在宗教廟宇裏,以石洞為場所,實屬罕見。石窟佛教文化,距今大概有一千多年曆史了。如果繼續往前推,我甚至有個奇妙的猜想。會不會……是石器時代的原始崇拜呢?”
客人擺擺手,“當然,這都是以它是宗教形象為前提的猜測。我沒親眼看到圖案,因此不敢輕言斷論。但,不管怎樣,我都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科研考察的地方。老人家,敢問村長住在哪裏?我想和他事先溝通一下,也許未來我們能抽出科考隊前來勘察?”
聽完客人的話,爺爺的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在他眼裏,坐在對麵的這個人,簡直像是個瘋子!而他這最後一句話,似讓爺爺和奶奶受到了莫名的冒犯。爺爺悶哼一聲,抖落煙灰,站起身,一聲不發,出門去了。奶奶看著自己老頭子生氣的背影,無奈歎了口氣。
我奶奶這個人吧,是典型的傳統婦女,平日裏不多言多語,對子孫輩說不盡的慈愛。我發誓我第一次看到奶奶的眉頭皺得那樣高。
客人完全不明白自己哪裏犯了錯,目光在我們身上掃來掃去,希望能有人給出答案。
許久,奶奶支撐著站起身,說道:“……客人,天也晚了。進城的路可不短,吃了飯就休息吧。明天一大早,我們家裏人送你離開。”說著,她老人家要進屋,父親趕緊上前攙扶,留下客人與我及母親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