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朱元璋幹掉了最大的對手陳友諒之後,在劉伯溫、李善長、高升的輔佐下,勵精圖治,控製了江浙地區的大部分地區。經過兩年的蓄精養銳,明軍兵強馬壯,朱元璋要拿盤踞在浙西、江淮一帶的張士誠開刀了。
張士誠投靠了元廷,每年從海上向元廷大都送十一萬石軍糧,居功自傲,要求元順帝給他封王,一怒之下元順帝削去他的太尉職務。朱元璋抓住元廷和張士誠的矛盾果斷出擊,元軍袖手旁觀,任由張士誠自生自滅了。
朱元璋西征陳友諒成功後,一回到南京,就命令徐達等人謀劃攻取淮東地區,先後打下泰州、通州(江蘇南通),包圍了高郵。張士誠派水軍從長江逆流而上,救援高郵。朱元璋親自率領軍隊擊退了張士誠的水軍,攻下高郵、奪取淮安,於是淮北一帶改旗易幟。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七月底的一個夜晚,朱元璋突然親臨楊家將駐地,加封楊通泰、楊通朗、楊通智、楊通溥等為行營萬戶侯,要他們做好苗兵的戰前思想工作。苗兵聽聞吳國公要集中主力消滅張士誠,這個機會已經等了足足八年了,一個個嗷嗷直叫,恨不得立即就出兵,捉拿奸賊張士誠。
消息不脛而走,藍玉、沐英和楊璟部將羅明富、蕭子章聽說又有仗打了,興奮不已。羅明富把他的七尺羅家槍拭擦一遍又一遍,蕭子章則是拿著他那86斤重的蕭家刀,將十八路反刀法演練了一次又一次。藍玉、沐英兩個則提著楊家大槍,在營地內舞得呼呼生風。
俗話說:七尺槍、五尺棍、大槍一丈另八寸,許多名將雖然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常用兵器是不盡相同的。楊家將大槍、羅家槍、七星斷魂槍在明清並稱為三大名槍,槍法基本不外傳。楊家槍槍法必須是楊家將集團內部成員、主要將領才傳授,羅家槍槍法則是從薑家槍演變而來的,蕭家刀法無從可考。
藍玉很想學羅家槍,就問羅明富:“明富兄弟,你的羅家槍可否教我幾招?”羅明富沒有吭聲。
藍玉提高了音調:“你還怕我學了,超過你不成嗎?”
羅明富道:“羅家槍乃先祖羅藝所創,規定傳內不傳外的,恕不傳授。”
藍玉道:“就你們羅家人小氣巴巴的,我的楊家槍法還不是從楊家將那裏學來的。看你還是把我當外人了。”
羅明富道:“藍玉,我真是服了你,親兄弟都明算賬,你就不要為難我了,好吧?”
藍玉道:“也罷,我不為難你。你得從頭至尾給我舞一次,學不學得會就看我的造化了。”這分明是強詞奪理嘛,“不過我學了不會告訴他人的。”
羅明富道:“演練之前,我簡單說一下重點細節。羅家槍法雄渾果敢、精巧細膩、攔拿柔妙、脈絡分明。全套槍法攻擊部位主要是咽喉、外肩、虎口、襠部、胯部、膝蓋、腳背等幾個部位。”
藍玉道:“和楊家槍異有曲同工之妙......”
羅明富道:“你聽我說完好嗎?否則我就不練給你看。”藍玉這次沒有說話了。
“羅家槍分上、中、下三路。上路槍是武點槍法,以大劈大蓋為特色;中路槍是文點槍法,以細膩靈巧為特色;下路槍是一槍武點、一槍文點,文武交錯的槍法,三路槍均槍法分明......”
“簡而言之,羅家槍的攻守之道可以用十二個字概括——攔、拿、提、捋;劈、崩、穿、點;挑、撥、掃、磕。”
藍玉聽的頭都大了:“我記不住這麼多,有口訣沒有?”
“中平槍、槍中王、遠近高低都無妨。上不攔、下不拿、中間一點(咽喉)見閻王。”
羅明富的這兩句口訣藍玉算是記住了,藍玉拍手道:“羅家槍108槍,楊家槍有360槍,那加起來不就是468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