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楊家將風雲 第六十四章 端賢施夫人 楊洪承父業(1 / 2)

話說楊六郎舍命救燕王朱棣,戰死沙場。朱棣做了大明王朝的老大,追封楊璟為璟國公,將他的生前履曆和往事前功統統抹去,連實錄、史籍均不留下蛛絲馬跡,可見朱棣對楊璟的敬重和楊家將的全力保護。

至於楊璟一族,也深深知曉伴君如伴虎之理,凡是參與謀權奪位的功臣,大多在新天子登基穩固寶座之後就會對功高震主的文臣武將大開殺戒,所以心照不宣,將錯就錯,凡是涉及楊璟身世之事,一律削方就圓,借以更好的自我保護。

楊璟的四夫人施妙岩,乃蘇州府駱駝橋望族施子良之女,“生而端謹,寡言笑,惟日事閨門,足未嚐至中庭,習知女史”,是施子良的掌上明珠。施夫人與楊六郎大婚以後,侍候公婆畢恭畢敬,與妯娌和睦相處,“持家務,寬而有製,撫子女,慈而知教;秀外慧中,是儀是則,皆稱賢淑”(楊洪語)。

楊六郎自從被明太祖定位為謀逆之罪後,燕王暗中救下了楊璟一家,並將他們全家秘密接到瀛西隱居起來。一下子從天上掉到地下的楊璟,不能活動自如,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堂堂一個大將軍活得如此窩囊,心裏特別的沮喪。這一切,施夫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作為一個軍人尤其是領軍大將,他的生命就是在疆場縱橫馳騁,殺敵立功,若是突然離開了戰場,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自然很不習慣。每天不是修長城,就是練兵,日子久了,楊六郎就不免有些厭倦了。偶爾回家,看看妻兒,他的心情就好些許。

每次回家,施夫人都親自下廚,給六郎做特愛吃的血漿鴨、紅燒扣肉、清燉鯉魚、爆炒青椒、酸辣大腸、油炸蝗蟲等菜肴,溫上一大壺小米酒,陪楊璟獨飲,她的那一小杯從頭至尾都未曾動過。一個大家閨秀,為了抓住夫君的胃,向傭人請教做菜之法,不恥下問,實屬不易。

楊六郎一到假期在家喝酒,必然是酩酊大醉,不過有一點好,醉了不會嘔吐,也不借酒發瘋,就是衣不解帶往床上一躺,仰天呼呼大睡,睡夢中老是吟誦的陸遊《將進酒》:

我欲挽住北鬥杓,常指蒼龍無動搖,春風日夜吹草木,隻有榮盛無時凋。

我欲劃斷日行道,陽烏當空月杲杲,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

如山積麴高崔嵬,大江釀作蒲萄醅,頹然一醉三千杯,借問白發何從來!

“死鬼,醉了還要背詩歌給我聽!”施夫人也不惱怒,她太了解六郎了,隻有在家他才可以隨心所欲,獲得片刻的輕鬆和短暫的安寧。給六郎擦洗身子,是個難度很大的活兒。夫人力氣不大,隻好拭擦了前麵,再慢慢的翻過來,擦洗後背。

等她清理幹淨,已經是子時了。夫人還得照看幾個孩子,雖然有些疲憊,心裏也是樂滋滋的。楊六郎是個職業軍人,離多合少的日子造就了施夫人昭然剛烈、深明大義的品行。

楊璟出征的日子,她在家天天盼呀,望呀,多少次在夢中見到她的六郎鮮血淋漓,提著自己的腦袋在窗前站著,輕輕的呼喚:“妙兒,開門,我回來了——”

夫人嚇醒了,掌燈一看,室內空空如也,就獨坐到天明,不住的在心裏祈禱:“夢是反的,吉人自有天相,但願我的六郎好好的。”

當得知楊六郎戰死的噩耗,即刻昏厥過去,絕而複蘇,號慟不止,聞著感泣。一個女人一生最悲慘的三件事之一——中年喪夫,感情至深,自然肝腸寸斷。伊人已逝,長眠不醒,生者還得好好的活著,得化悲痛為力量,沿著英雄的血跡前行,替他完成未竟的心願。

施夫人擦幹眼淚,對兒子楊洪說:“爾父英雄一世,乃壯我楊家將威名也!捐軀國家,乃我楊氏之家法也!汝父歿於王事,吾雖常痛其不幸,然無益之。汝當奮身以紹續前人之烈,吾有汝弟在,慎毋以我為意也!”

楊洪叩拜:“孩兒謹記在心,謝母親大人教誨。”

施夫人問道:“何為忠孝?”

楊洪答道:“武將為國死戰,出則帶吳鉤取關山,封狼居胥,乃大忠也。入則誠信待人,言必信行必果,一諾千金,乃小忠也。在家尊老愛幼,侍奉父母,盡心盡力,毫無怨言,衣食所安,老有所養,乃至孝也。”

夫人再問:“關雲長忠乎?孝乎?”

楊洪想了想道:“千裏單騎豪氣彰,獨過五關斬六將。三顧茅廬情不願,封侯拜相把功唱。華容道邊縱虎歸,痛失荊州亦彷徨。臥龍計謀皆成空,敗走麥城恨猶長。為了和曹孟德爭一個女子就翻臉不認曹孟德,為了所謂的報答又放走曹孟德,為了一時之氣拒絕孫權兒女親家之事,非大忠之人。天天帶個幾個嫂子征戰奔跑,父母卻遠在河東而不顧,非大孝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