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天地之子,以天為父以地為母。
天地靈氣每千年聚集一次,天地靈氣第一次聚集,孕育出一條龍,這便是真龍,作為世間最強大的存在,真龍自發承擔起守護這片空間的職責,不過後來真龍發覺這片空間太大,如果兩個方向同時有外空間入侵,自己也顧及不周,便將自己一分為九,化為九頭神獸,守護四麵八方和中央。
天地第二次靈氣聚集,孕育出兩條龍,分別是象征善的白龍和象征惡的黑龍,相比第一次聚集,這次聚集的靈氣少了很多,所以二代龍的總體實力無法與真龍相比,單頭龍的實力還不如九神獸中的任何一位。
天地靈氣地三次聚集,孕育出三十六條龍,應天罡之數,這次靈氣更少,所以三代龍總體實力還不如二代龍一條的實力,龍從此淪為仙獸。
第四次天地靈氣聚集,孕育出七十二條龍,應地煞之數,分四個種族,八爪天龍,五爪金龍,螭龍與蛟龍。
這次靈氣已經非常稀薄,所以四代龍的總體實力隻相當與三代龍十八條,這使的四代龍成為有些道行的修行者便可以欺負一把的靈獸。有些修為高深的修煉者更是大肆捕殺龍來練器煉丹,讓四代龍差點滅絕,最後隻剩八條。
四代龍的日子不好過,三代龍更慘,仙界的仙人們竟以練化龍製做的法器為傲,當最後一條三代龍被一群仙人圍捕後,這條三代龍悲憤地向上天禱告,然後自爆而亡。
那些人如此對待龍,使的作為二代龍的惡忍無可忍,親自現身警告世人,可當惡出現後,那些正愁龍都躲起來的修煉者竟不知死活地向惡圍攻而去,這更加大了惡的怒火,二代龍的怒火,這些連仙班都未列的修煉者如何承載。
修煉界受到巨大損失,隻好焚香通告仙界,那些欺負慣三代龍的仙人們聽說下界又出先一條龍,便像嗅到有縫雞蛋的蒼蠅一樣找上惡。
本來這上千仙人還為隻有一條龍不好分配起爭執,但當麵對惡後,他們奇怪地發現這條龍無比的強大,最後隻剩幾名仙人逃回仙界。
仙界一下損失上千仙人,震驚當時的仙帝——東皇,仙界便發仙將一萬要誅惡龍。這是一場人數懸殊但實力同樣懸殊的戰鬥,甚至談不上戰鬥,應該說是屠殺。
當仙界損傷過半時,象征善的白龍出現了,善看著全身浴血的惡,歎了口氣,說惡違反了身為界守的職責,要帶惡去九神獸處問罪。
惡隻好向善解釋,但善隻是又重複說著惡違反界守的那段話。
惡向善大聲咆哮,問善難道沒看到這些人是如何對待龍的?
善無話可說,隻重複那段話,最後善與惡進行了一場大戰,從九天之上打到九幽,波及之嚴重差點將人類打回石器時代。
最後善與惡決戰於黃河,表麵上是善擊敗惡,自己重傷不治,物化為石成為昆侖山脈,惡葬身黃河,其實是惡擊敗善,無意中下手過重,善不治身亡。
惡沿黃河而上,拖著殘破的身軀找到九神獸,向九神獸挑戰,質問他們身為龍之子,竟眼睜睜看著三代龍的滅絕,而無所作為。
九神獸中的饕餮、睚眥、負屭非常欣賞惡,睚眥欣賞惡睚眥必報的性格,很對自己胃口,饕餮是欣賞惡敢向九神獸挑戰的勇氣。而負屭則純粹是欣賞惡那一身戾氣,所以三位神獸要求庇護惡,而其他五位神獸要求將惡回歸本源,因為他犯下的罪過太大了。
而一向公正的麒麟卻沒發表任何見解,八位神獸不顧要求挑戰的惡,越說越激動,最後大打出手,惡非常氣憤地向那八位神獸衝去,不過卻被麒麟一個意念直接封印,這時說是封印不如說是救護,因為惡的傷勢已經不容許他再做激烈的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