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想了一下,說:“那要不,六月五號回去吧,也沒有什麼準備的,買幾把鐮刀,在準備好磨刀石,帶點幹糧啥的就可以回去了。”
荷花說:“也行,那就五號回去。”
說到這裏,又扭頭看一眼在裏屋伏案學習的王玉瑩,“那我妹妹咋辦呢?
還有一個月就高考了,她是要跟著在咱們回小安村,還是一個人留在縣城裏學習啊。”
羅蘭說:“當然是要跟著一起回去了。馬上就要高考了,回去後,也不需要她幹活,在家裏學唄。”
想起清明節那會兒王玉瑩被牛家人抓走的事情,羅蘭說什麼也不同意把王玉瑩一個人留在縣城了。
再說了,現在帶閨女回去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自從上次荷花回來以後和自己說了,現在村裏人對著閨女的印象很好,她也就放心了。
之前不敢讓閨女回去,那是怕村裏人風言風語傷到了自家閨女。
現在就不同了,村裏人現在都知道閨女是個好姑娘,以前的誤會也都解除了,閨女回去以後村裏人也不會再對她指指點點。
而且不僅如此,自從閨女在預考中考了個市狀元,村裏人現在羨慕都來不及,誰還會對閨女說什麼風言風語。
這個年代的人崇尚文化人,在他們的眼裏,成績好就代表了一切,閨女現在成績好,讓羅蘭也很有麵子,特別自豪。
其實關於麵子的問題,這都是小事,羅蘭就是不放心閨女一個人在縣城呆著,有了前車之鑒,誰還敢重蹈覆轍?
萬一把她一個姑娘家一個人留在縣城又出了事可咋整?
反正羅蘭是不放心的。
閨女長得漂亮,又正是花季年華。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羅蘭可不舍得把閨女一個人扔在這邊,還是帶著放心。
再說了,至於店那邊也不用惦記啥,沒必要留一個人專門看著,錢永遠是賺不完的,店裏關門幾天就關門幾天吧。
更用不著閨女在這邊守著。
一年之中農忙也就那一陣子,忙完了,該咋賺錢就咋賺錢唄。
羅蘭把心裏的想法說了,聽了羅蘭這麼說,荷花沈亮一起點頭同意。
這天晚上吃完晚飯之後,娘幾個就一直坐在客廳裏在討論這件事。
王玉瑩在裏屋寫著作業,聽到了他們的討論之後就走了出來。
家裏要收麥子,她自然要回去的。
一年的時候農忙的時候是最忙的,家裏種五畝多麥子呢,五畝多地也不少,要是說隻有他們娘倆收割麥子的話,那至少也四五天了。
四五天都不一定能收割完。
況且王玉瑩也知道姐姐姐夫家裏也有地,他們也需要去收割的。
家裏的田地不能指望姐姐姐夫幫忙,娘也不年輕了,都四十多歲了,如果自己不回去,那哪裏能放心。
所以,王玉瑩得回去。
娘說她隻要負責學習就好,那哪裏能成?她還怕娘會累出病來呢!
王玉瑩手裏拿著一本書本,走到了客廳。
正在說話的三人見她過來了,一起扭頭看向王玉瑩。
王玉瑩走過來,挨著娘的身邊在沙發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