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村子東南角河邊與田野之間,有一片巨大的空地,被劃為了一片打麥場,全村人的打麥場都聚集在一起,一家挨著一家。
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打麥場裏特別熱鬧。
蘇之燮開著越野車出現,車窗戶打開著,他和王玉瑩東子一起看過去。
跳入眼簾的是一副極為生動豐收喜悅圖。
打麥場很大。
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拉麥子的,打麥子的,揚場的,打垛的,鍘麥穗的,拋麥秸的……
拖拉機,牛車、驢車、和騾子車,車車出動,家裏平日裏養的牲畜這會兒全排上了用場。
一輛輛車來來往往穿梭在打麥場與麥地之間,咯吱咯吱的聲音從不間斷。
有老農戴著草帽,牽著牛,後麵拉著石滾,手裏揚著鞭子,嘴裏不停地唱歌似地高喊著,“得呀,唔籲~”
老農們唱得換,老黃牛拉著石滾就更是用力地一圈一圈壓著麥子。
石滾一遍遍從曬得幹燥的麥穗上壓過,麥皮脫落,一顆顆飽滿的麥粒兒脫落下來。
石滾摩擦著麥穗的聲音,彈奏出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咯吱咯吱……”不停循環。
石滾滾動,麥粒脫落,跟著後麵的一把把木叉子趕緊跟上了,挑起麥穗翻了個,石滾接著繼續碾壓……
炎熱的夏天,蜻蜓飛得極低。
一隻隻蜻蜓在打麥場上盤旋著,成群結隊的,跟著湊著熱鬧,在空中蹁躚。
有蜻蜓的時候,總是一年中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
三五成群的孩子們,個個手裏拿著一把把大笤帚,追著蜻蜓跑,追到蜻蜓多的地方,一笤帚下去,肯定就捉到好幾隻蜻蜓。
追到了蜻蜓的孩子們,高興得跳呀唱呀,圍在一起比著誰的蜻蜓更大更漂亮,歡快的聲音直衝雲霄。
看著這樣的畫麵,三人不約而同地揚起了唇角。
就覺得-真好!
真熱鬧!
真溫馨!
這樣一副80年代真實的打麥場寫照圖,之前,在電視裏都看不到。
太陽越升越高了,三十七八度的高溫下,老百姓們揮汗如雨,日子卻過得如此飽滿熱烈。
像是一首燃燒在夏季裏的激情蓬勃的歌曲,看著讓人熱血沸騰。
可是,就在這樣熱鬧歡快的氛圍裏,偏偏有人要破壞這樣美好的氣氛。
就在打麥場東南一隅,老王頭雙手叉腰對著沈亮在咆哮著。
“這是我的打麥場,我就不讓你放,沈亮你如果懂事的話,趕緊把這一車麥子拉走,不要了占了我的地盤。”
“那個……”沈亮站在拖拉機旁邊,低身下氣地討好道,“那個……,這個吧,有沒有商量的餘地?”
“沒有商量的餘地!一點都沒有!”老王頭態度蠻橫。
“我和你說也沒用,沈亮,就這樣和你說吧,如果你真想用我家打麥場,你就去喊羅蘭來,讓她過來親口和我說,隻要她來求我,這事咱們好商量。羅蘭她今個要是不來,誰都別想占用我的這打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