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擁有上百個建築工人,就可以承包下像蘇之燮現在正在建築的酒店項目。
王玉瑩默默地在心中盤算了一下,笑道:“那如果我能組織二三百名建築工人呢?”
“嗯?”
聽了她的話,蘇之燮和楊建軍一起愣住。
“而且還是那種水平很不錯的建築工人。”王玉瑩說著,抬手指了指自家這青磚紅瓦古香古色的小院。
“之燮,建軍,你們看看,我這小院建得怎麼樣?”
蘇之燮和楊建軍一起扭頭,重新打量著這間院子。
這間院子自然是沒說的,無論從建築水平還是從幹活的細膩上來說,都是極好的。
楊建軍剛一打量一番就明白了王玉瑩的意思。
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自然知道在這裏祖祖輩輩建房子都是農民們自己在建築。
也知道在當地像這樣的“建築工”太多了,有很多人,從十來歲就參與了進來。
隻是沒有想到,王玉瑩這麼聰明,居然想到了這個。他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而蘇之燮的反應截然不同,他再一次仔細地打量著這一處小院,心中升起一絲詫異。
其實,從剛一走進這處小院子的那一刻,他就發現了,這院子的建築水平真是相當不錯了。
首先,就從最底層的一層大青石上就能看出這些建築工人的建築水平。
一塊塊大青石在建築工人手下,經過了精雕細琢之後,用鑿子鑿過的花紋,就像是雕刻上去的一朵朵盛開的梅花,就像是這種手藝,沒有個三五十年,是鑿不出來的。
就他現在酒店建築承包出去那些建築工人裏麵的頂級大師,也未必有這個水平。
剛來時,當蘇之燮第一眼看到這小院的建築時,當時並沒有多想,但在聽到王玉瑩的問話後,他詫異得不得了。
他看向王玉瑩,忍不住地問:“你說你能聯係到二三百個建築工人,就像是這種水平的建築工人嗎?他們是哪個建築公司的?”
王玉瑩撲哧一笑。
蘇之燮問話,連楊建軍都笑了。
王玉瑩看著蘇之燮詫異模樣,笑眯眯地接著說道:“玉瑩建築公司,噗……哈哈哈哈。”
話沒說完,王玉瑩又忍不住笑了。
見蘇之燮還沒有明白過來,王玉瑩就簡單地給他講述了一遍這處小院是沈亮組織當地的農民們建築的,並把當地的實際情況給蘇之燮說了一遍。
當蘇之燮聽說,原來這一處小院是當地的農民們建築的,又聽說像是這樣的建築農民工,在鄭西縣的農村到處都是,別說二三百,就是二三千都能組織起來的時候,他詫異得不得了。
王玉瑩說:一個桃花村裏麵就是數百人,再加上小安村的,光這兩個村子就可以組織至少好幾百名建築工人。
沈亮之前又是做木工的,這十裏八鄉認識的人太多了,如果注冊一個建築公司的話,到時候一聯係,那人還真是不少。
所以說呢,建築工人有的是,如果到時候她要是注冊一個建築公司的話,那人員,她還得精挑細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