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估分填誌願(2 / 2)

三天的時間,她們痛痛快快得瘋了一個夠。

到了7月12日這天,也就是高考後的第三天,是回學校估分填誌願的日子。

估分填誌願,確實是一件讓人蛋疼的事情。

因為八十年代的高考,不像現在是在分數出來之後,還有具體的一分一段表做參考。

現在的考生,同學們拿到分數之後,參照官方公布的以往三年的一分一段,找到自己所在的段位,基本上可以確定下來自己報哪個學校。

有時候為了穩妥,不浪費自己分數,還可以本著“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路線,做到精準定位。

衝一衝:就是在原有的成績上,盡可能地報幾個高於自己成績又有希望衝上去的學校。

穩一穩:就是報幾個比較穩定的,和自己成績比較接近的學校,這種是在萬一衝不上去的情況下,基本能做到穩妥進入的學校。

保一保:也就是所說兜底院校。這種是在萬一衝一衝,穩一穩都沒有走掉的情況下,也可以有個兜底的。意思也就是最差也能走掉的院校。

這種是現在的高考,是在平衡誌願下的填寫誌願的方式。

但在八十年代,當時沒有平衡誌願,采取的是梯度誌願方式。

這種情況下,考生的第一誌願務求一擊即中,如果踩空,那就糟糕了。因為當時很多重點院校不收第二誌願的,即便是你分數足夠也沒用。

這樣的情況下,第一誌願就變得格外重要。

想要填寫好第一誌願,精準估分就變得格外重要了。

估分填誌願,那絕對是一件很嘔血的事。

在不知道分數的情況下估分填誌願,畢竟是很容易出現差錯的。

畢竟在高考三天之後,你再好的腦子也不可能記住所有自己填寫的答案,如果是一些比較簡單的題,一眼就能看出準確答案的,那是基本沒問題。

如果碰上本來就不會,是瞎猜的題目,就容易出錯了。這種情況下,估分和實際分數一定會有差異。

特別是在語文上,語文的作文是最不好估分了。

關於作文,根本就沒法估分。

一篇作文寫得好與壞,批卷老師到底能給你多少分,真的不是自己能猜出來的。

光寫作這一項,一篇50分的寫作題,估出來的分數和實際分數相差20分的都有可能。

就是因為有這樣多原因,也就造成了在一個學校裏層次不齊,可能會出現五百多分和六百多分上同一所大學,這都不稀罕。

甚至有四百多分和六百多分上一個學校的,也極有可能出現。

特別是像是一些一心想跳出農門的學子,一心隻想上大學,又怕自己會落榜,在這種情況下,在不知道分數的情況下就會選擇錄取分數比較低,有把握考上的學校。

這就出現了明明很高的分數有可能隻走了一個中專的事情發生。

這種情況,王玉瑩之前都是有了解的,所以在估分上她也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