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皮校長就給王玉瑩建議:但是吧,填寫誌願的時候也不能隻填寫一個誌願,一定要多填幾個。
至少大北也要報上。
人大也要報。
還有上海複旦,這都是國內頂尖名牌大學,所以都填報上。
當時的大學基本上可以分成9個檔次。
最高的是華清、大北、每個省分大概總共也就招收40人左右。
第二檔次是國家重點大學,需要考入全省前1000名才能報考。
第三檔次呢,基本上就相當於現在的211工程大學。
等等等等……
皮校長把當時的大致情況和王玉瑩分析了一遍,建議她把第一批錄取院校的五個院校全部填滿,以求萬無一失。
在皮校長給出王玉瑩建議的時候,方慶老師和小李老師也來了。
兩位老師的意思和皮校長的意思差不多。
王玉瑩認真地聽著,在皮校長說話的時候,她也不打斷。
等皮校長說完了,她說:“皮校長,謝謝您給我講了這麼說,說真的,您要不給我說這些,我還想隻填報一個華清大學就行了,但聽了您的話後,那我把大北也報上吧。”
王玉瑩知道,八十年代也不是平衡誌願,采取的是梯度誌願方式,所以第一誌願特別重要。
她第一誌願填寫華清大學,保證會被華清大學錄取。
如果648分的成績都不被錄取,那真是不可能的,王玉瑩對這個比較有信心。
至於大北也是要填的,皮校長分析得對,為了以防萬一。
凡是都給自己留有後路,那是絕對沒錯的。
有句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無論你多麼有信心,但最後都要以結果為準。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未知數,為了保證自己能成功進入頂級學府,必須再填寫一個。
再說,華清大學和大北,這兩個學校裏麵的她想學的專業,基本上實力差不多。
但是別的大學就算了吧,報多了沒用。
有的沒有她要的專業,有的就是在外地。
複旦大學在上海,那肯定不行了,她的建築公司在北京,蘇之燮也在北京,她是一定要去北京的。
在聽了王玉瑩的話後,皮校長見她目光篤定很是自信,他欣賞地笑了。
成,聽你的!
你成績好,你是老大,你說填啥就填啥。
那就第一誌願填寫:華清大學,第二誌願填寫:大北。
皮校長和方慶老師,小李老師,在親眼看著王玉瑩填好了誌願沒有任何差錯後,才總算是放心了。
王玉瑩離開之後,皮校長拿著那張高考填報表左看右看就像是看什麼寶貝似的怎麼也不舍得放手。
小李老師和方慶老師也是,怎麼也看不夠。
這是恒水中學自建校以來,第一個填報華清大學的誌願書,咋看著這麼好看。
如果玉瑩同學真被華清大學錄取了,那該是多大的驚喜啊。
看著這樣一份誌願書,校長和兩位老師心裏是又期盼又擔心。
期盼王玉瑩真能被華清大學錄取,期盼月底高考分數下來時,玉瑩同學的高考分數真有估分估得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