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起來的時候,尹教授幾乎可以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而相比於尹教授的癡狂,王玉瑩看上去更是專注與癡狂。
她每天在草圖上寫寫畫畫,那癡迷的樣子,真的看起來比尹教授更為癡迷。
還有,她每天不停地查閱各項資料的樣子,看著實驗室同行們眼裏,讓眾人都難以置信。
甚至有人說: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呀,沒想到,繼尹教授之後,咱們實驗室裏又出現一個對新能源電子光伏產品更癡狂的人!
尹教授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心裏忍不住自豪了一下,就覺得,尋找了這麼久,終於受到了一個讓他稱心如意的小徒弟了。
而這個小徒弟,在研究的過程中,還總是會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比如……
在他考慮支架的坡度是選擇四十度還是四十五度的時候,王玉瑩給他的建議是45度。
聽了她的解釋之後,竟然很完美!
又比如,在兩人共同的“研究”之後,各自劃出一張草圖的時候,到了最後,尹教授詫異的發現,他的小徒弟畫出來的草圖比他的更嚴謹,各方麵的安排更為合理。
這樣的結果,讓尹教授詫異不已!
在拿到草圖的時候,他扶額,感歎自己老了,沒有年輕人腦袋靈光了。
之後,看著那張圖紙,他又連連從稱奇,連聲快讚王玉瑩在這方麵真是一個奇才,真是真是太有天賦了!”
最後尹教授一陣驚歎之後,又把王玉瑩的草圖給眾人看了之後,最後一致決定按照王玉瑩的草圖進行設計生產出第一台太陽能熱水器樣品。
聽了這個好消息,王玉瑩抿唇輕笑。
產品定型了,接下來還有各種實驗要做……
水箱的內膽設計,焊接工藝,這都不是問題了。
對於王玉瑩來說,唯一的難度就是水箱的保溫問題。
天氣越來越冷,要想讓一台太陽能熱水器成功的在冬天裏水溫達到40度以上,那保溫就是很重要了,在這一方麵,要想保溫好,那聚氨酯發泡的密度要求就特別嚴高。
在王玉瑩的腦海裏,因為有著前世的經驗,她清晰地知道聚氨酯發泡密度應該達到多少才能保證冬天的理想溫度,於是她便開始用聚氨酯一次又一次地做著試驗。
雖然王玉瑩知道很多,但涉及到一些技術含量的時候,她還是很陌生的。
不過好在她陌生的區域,尹教授專業呀!
於是在尹教教授的指導下,在兩人共同的能力下,三個月後的這一天,一台小型的太陽能熱水器成功問世了。
這是一台隻有50升的小型太陽能熱水器,小巧精致,外形漂亮!
不鏽鋼的水箱,不鏽鋼的支架,在實驗室燈光的照耀下,發著亮晶晶的光,安裝上十根亮晶晶的真空玻璃管之後,真是漂亮極了!
在產品問世的這一天,實驗室裏,聚集了不少人!
人群正中間,王玉瑩和尹教授並肩站在新產品前,看著剛出爐新產品,都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