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瑩給秋萍去了電話之後,又給娘打個電話。
告訴姐和娘,也收拾收拾,到時候和秋萍他們一起過來吧。
荷花聽了,興奮得一口答應。
但是說到羅蘭,荷花有些遺憾地告訴王玉瑩:說娘不打算去北京了,說是娘已經決定要留在老家繼續照看服裝店了。
王玉瑩聞言愣住了。
“姐,怎麼回事?不是說好了要一起來北京嗎?怎麼中途娘還變卦了?”
讓娘一個人留在家裏照看服裝店,王玉瑩自然不放心。
再說前段時間她已和郭琳說好了,打算把縣城的服裝店暫時轉交給郭琳去打理。
郭琳聽了也很樂意的。
郭琳是青岩鎮鎮上百貨大樓的一名營業員,她在鎮上也有自己家的服裝店。
原本郭琳認為自己可以安安心心在國營百貨大樓裏上班一輩子,但是最近聽到了風聲,說是國營企業要進行私有改革,可能要進行承包租賃製。
也就是說,上麵的意思是要把鎮上原來的國營百貨大樓承保或者租賃給個人。
具體的方案還沒有出來,但是很多人都聽到了風聲。
如果一旦政策落實下來,那就意味著在承包租賃給個人以後很多營業員會失去工作。
郭琳原本打算,如果到時候真的實行承包租賃製,她也可以考慮一下。
後來,也就是不久前,在郭琳和王玉瑩的一次電話通話中,她把這件事說給了王玉瑩聽,並問王玉瑩有什麼想法。
在王玉瑩聽到這件事後,她很肯定地告訴郭琳,不久之後,國營百貨大樓是肯定要實行承包或者租賃製的。
從短期上來看,如果承包的話,固然能賺到一些錢的。
但隨著打工族的出現,用不了多久,將會有大批大批的農民工離開家鄉到城市去謀生活,到那個時候,鄉鎮會逐漸沒落。
失去了農民這個龐大的市場,鎮上的生意將會一落千丈,往日的繁榮將不複存在。
到那時候,鎮上大百貨大樓也就相同虛設,不會再有什麼生意了。
當然,王玉瑩隻是簡單地和郭琳說了一下多年之後,鄉鎮上會出現的大概情況。
至於多年之後,鄉村再也沒有八十年代獨有的雞犬相聞人聲鼎沸的農村畫麵,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片蕭條。
那時候,在很多幾百戶人家的村莊,僅僅隻留下幾十個,或者十幾個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至於年輕人,都到城市去了。
這是多年之後的農村現象,也是城鎮化進程的必然產物。
雖然王玉瑩說得並不多,她隻是和郭琳說了一些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事,但,僅僅是那些話,也讓郭琳聽了很是惆悵。
郭琳相信王玉瑩的話,畢竟,王玉瑩是華清大學的高材生,人家有文化,看問題肯定看得長遠清晰。
正在郭琳犯愁的時候,在兩人聊天過程中,她聽到王玉瑩說想把鄭西縣的服裝店找一家代理商全權代理。
郭琳心動了。
現在出去打工的人越來越多了,比起小鎮上的經營,那縣城的生意簡直是太優越了。
何況是王玉瑩的服裝店,位於縣城百貨大樓的斜對麵,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占據。
郭琳聽了能不心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