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南疆
引言:
1979年2月17日,也就是農曆羊年的春節剛過,我當時正在南疆邊陲、紅河戰區十三團一連一排擔任衛生員。入伍不到半年,竟遇上了舉世矚目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30年過去了,無情歲月催人老,時光就像殺豬刀,我由一名血氣方剛的列兵戰士,演變成為瀕臨垂暮的花甲之年,那埸地獄般地戰爭,始終銘記在內心深處,揮之不去、如影隨形:炮火連天、攻城拔寨、音容笑貌、血肉橫飛……!
是那場殘酷的戰爭,奪去了我幾萬名戰友的生命、傷殘無數。幾回回從夜裏驚醒、魂牽夢繞,夢鄉裏浮現出連長、副連長、副指導員等英勇無畏的身影,突然間,一顆炮彈襲來,天崩地裂、血頭血臉,什麼都看不見了。
我下意識地摸一下自己的額頭,冷汗淋漓;掐一下自己的腕部,疼痛猶在,老天有幸讓我活了下來,作個見證。可我那生龍活虎的戰友們呢?!卻永遠定格在那18歲青春芳華的歲月裏,再也無法歸來了;他們沒有嗣息、沒有遺產,隻有年邁的老父母在風燭殘中,淒零地麵對掛在牆上的遺像,度日如年。
我很內疚,突然有一種使命感,我要把那段血與火的歲月、那種義薄雲天的戰友情,用拙劣的手筆,如實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讓全社會的祖國同胞,都來關注血沃南疆的英雄群體、曾經的南國衛士、最可愛的人……
第一章:
戰前動員
已未羊年正月十五,正值中華民族傳統的元宵佳節,千家萬戶仍然沉浸在和家團願的濃濃喜慶當中,用花燈和湯圓表示心花怒放、團團圓圓!
遠在蒙自戰區守備部隊的我,沒有一點歡慶的心情,緊張的心弦像是引弓待發,隨時都會蹦出體外。種種跡象表明,我所在的部隊,隨時都要開拔上陣,與越軍拚個你死我活;隨時都會有流血和犧牲,盡管我是一名連隊衛生員,學的是戰傷救護,也在臨床上看過屍體解剖,但真正在槍林彈雨中、麵臨血肉橫飛的人間地獄中救死扶傷,我還是第一回,有點莫名其妙的恐懼。
元月12日晚,全團各連吹響了緊急集合號,氣氛顯得異常緊張,連隊集合完畢後,指導員作了簡短地講話,連長宣讀了參戰命令。
從那天開始,連隊工作重心有了新的調整,軍事訓練轉為針對性實彈練習,老兵帶新兵,力爭政治軍事過硬。
在戰前,邊防十三團官兵奉命駐守在中國境內的紅河一線,進行強勢訓練:遊泳射擊,越語學習、國內和國際形勢的通報,對參軍不到1個月的新戰友,全方位指導和訓練,達到“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強化訓練,痛擊東方古巴一越南小霸!部隊作戰前動員,並向祖國和人民宣誓:保衛邊疆,不怕犧牲,勇往向前,英勇殺敵,為國爭光,打出國威,打出軍威。宣誓完畢,部隊開拔,各按指定地點駐紮在橡膠林、樹林叢中待命。
具悉,中央軍委下達參戰部隊開進命令如下:
1979年2月17日晨2時,以第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成都軍區楊得誌司令員指揮。
東線兵團下轄6個軍,由廣州軍區許世友司令員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
我之戰役決心:有限時間、有限縱深,集中優勢兵力,迂回包圍,速戰速決,殲敵速回!
我軍戰役部署:以9個軍的兵力,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對越南6個省11個縣,發起全線進改,空軍部份戰機起飛,沿邊境我一側巡邏,海軍部份戰艦進入北部灣保衛石油平台。
第二章:
血戰新官村
2月17日淩晨,隨著三顆紅色的信號彈劃破夜空,騰空而起,一霎間,萬炮齊鳴,發出了震聾發聵的怒吼聲,廣西雲南邊防境線上,照徹天宇,拉開了正式反擊越南小霸的戰爭序幕!
西線部隊在楊得誌司令員的指揮下,首先要攻克的目標就是越南北部重鎮一老街!
越軍在這裏進行重兵把守,依靠中越邊境的紅河屏障,在沿岸修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並且用水雷、竹簽陷阱封鎖了河麵,這是一塊難以啃下的硬骨頭,十分棘手的刺蝟。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知已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先易後難,步步為營才是上策。
早在十天前,我邊防部隊偵察連,己對駐守在紅河沿岸的兵力布署和地理環境,進行了祥細地偵查,發現如果迅速地拿下新官村,就可以威逼紅河守敵,奇襲或強渡紅河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