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鬥轉星移(1 / 2)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陳群在外麵聽到祁虹理直氣壯地說出自己隱藏得很深,從來都沒有正式承認過的小秘密,心頭也是感歎萬千。

大家都是醫生,都是見多識廣的,破係統給予他的金手指,自然有相應的表現特征,自然不難比有心人發現。

話說,學者綜合症如何診斷,現在都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呢,靠的是自由心證。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

這或許是精神病的好處之一吧?

不過見女學霸毫不猶豫地將功勞全部推在了他的頭上,心頭也對這位盛氣淩人,霸道蠻橫的大眼珠姑娘另眼相看,評價提高了無數。這樣的同事,才是真正的品學兼優,比起曹斌那個爛人好了無數,也比起有一點愛慕虛榮的趙雪好了許多。

念頭才從心頭泛起,他就啞然失笑。他現在的幾個同事,可是全國名列前三的醫科大學精挑細選出來的尖子生,要是有什麼缺點,早被刷下去了。曹斌和他兩個都是三流醫學院畢業的學生,有什麼資格和人家真天才相比?

要不是他有係統這個外掛,那歐陽洋,鐵軍都是他高不可攀,需要仰望的存在。

隻不過這樣也好,被安置上了一個精神異常的借口,讓他很多不符合情理的表現,都可以推在精神病上,且死無對證,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和醫學方法,根本無法驗證。

奶奶滴!

從一開始就被係統戲耍股掌之間,連最合理的借口都想好了!

陳群突然間明白係統給予他的這個技能,其實並非是獎勵他,而是更多為了掩飾係統這種逆天的玩意存在。

誰跟一個精神病講邏輯?

這個借口很好很強大,辯證邏輯思維能力更是滴水不漏,天衣無縫,無懈可擊。他現在沒有被人給抓到手術台上,進行解剖,多半也是托了這精神病的福。

這破係統盡管BUG眾多,但在掩飾存在方麵,簡直就是一個天才。

陳群想明白其中的因果關係,決定還是半遮半掩,“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他擁有學者綜合症這個事實。不然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問題,對於祁虹這幾個角度刁鑽,不按照常理出牌的精細人來說,疑心病可不是一般的大。

幸虧他根本不好意思說這方麵的事情,更不喜歡炫耀,不然早就說多錯多,被其他醫生懷疑,最後弄上手術台上進行活體解剖,看看他究竟是什麼構造。

楊小泉院士想起見過一麵的陳群,眼神越發詫異起來,他隻知道陳群的手術能力強悍得猶如四五十歲的主任醫師,還是帶頭人那種。至於他的診斷能力和醫案能力,倒是沒有聽說多少。

畢竟,年過六旬的他需要關注的事情太多,請他動手術的人更是預約到了一年後,再加上學術研究,資料整理等等,讓他根本沒有多少時間關注一個住院醫生。

可以說不是醫學領域最出類拔萃的人物,根本就進不來他的法眼。陳群的名氣能傳入到他耳朵中,已經算是特殊例外,凶殘得不得了的人物了。

但手術能力強,不等於治療方案強,更不等於診斷能力強。現代醫學的迅猛發展,讓各個學科猶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各種手術分工也越來越專業化,帶來了大量的專業領域人員,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性和深入性的同時,也帶來了學術的碎片化。

簡單的說,就以祥雲醫院為例子。肝膽外科和神經外科,幾乎可以說是兩個不同世界的物種,肝膽外科的最好的醫生,不一定能完成一個簡單的神經手術,反之亦然。這就是專業化帶來的弊病,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