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針器,4-0聚羥基乳酸縫線!”
陳群口中冷靜地下達了命令,眨眼間護士就將器械送入他的手中。
拿著縫合線在手的陳群,一顆心更是砰砰跳個不停,看著患者的喉嚨部分,兩團肥大的病變扁桃體已經被他的磁鑷給切除幹淨,這是他用時最長的手術,足足接近了五個小時。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他這個手術,完全是用磁鑷進行分子的遊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無創手術。尤其他在手術中處理毛細血管更是采用了分子填充融合的法子,直接將毛細血管也處理得很細致,幾乎找不到任何挑剔的地方。
現在需要縫合的,是病人口腔左壁出現的一小個感染傷口,看印痕就知道是被牙齒無意間咬著的。他這時候沒有閑心繼續用磁鑷來修補,隻好采用最典型的外科手術方式進行縫合。畢竟,這裏感染會導致喉嚨扁桃體切割處感染,他不得不處理一下。
就算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手術,也會碰到一些意外情況,就如同現在處理病人口腔中的咬痕一樣。
被專機接送回來的黃海濤看著大屏幕上的手術鏡頭畫麵,心頭也是大大疏了一大口氣。知道陳群的手術和設想完全成功。隻是一些細節問題需要他這個外科手術專家來提供一點建議,盡管陳群很多應對方案比任何人或者任何教學方案都要好,但畢竟是年輕人,經驗不足,總要一些遺漏。
與其說劉院長是讓他過來指導陳群的手術,還不如說讓他過來查缺補漏,當一個世界上最挑剔的檢驗師,對陳群提出各種苛刻要求和意見,然後又一一改正。
黃海濤看了一眼牆壁上的電子鍾,不禁有些愕然,好像才過了一小會,怎麼時間就跑到了淩晨五點。
這個手術比起原定計劃多了三個小時,但卻幾乎是完美無瑕地完成了手術。要是換成常規手術的標準,這就是用超級標準完成了手術。不過以高倍顯微鏡技術來說,僅僅是良好,需要修訂和開創的新方式還有很多。
盡管知道幾個學生和陳群都一點不想休息,但黃海濤依然下達了下班的命令,接下來的三場手術在明天中午兩點後進行。
讓這幾個學生好生睡上一覺,再繼續改進方案。所謂三個臭皮匠,抵得上一個諸葛亮,歐陽洋,周林在手術過程中提供了一些異想天開的法子,盡管不靠譜,但卻提醒了陳群,讓他融會貫通地從另外一個角度解決了問題。
黃海濤看了兩眼,突然眉頭微微一皺,對正在縫合中的陳群下達了命令。
“小陳,你每條縫線間的距離稍微大一點,患者的咀嚼肌比較發達,又是壯年。你縫合的間距要是緊了一點,反而會被他活動嘴巴肌肉的時候,將縫合線給崩斷了。這是口腔科那邊總結了幾十年的經驗,得出的教訓。那邊有一個很好的名字,‘過猶不及’。因為想牢固,反被力氣大的給崩斷了。密密縫合,僅僅適用大部分女性。”
陳群聽到黃海濤的吩咐,連忙修訂一下縫線的距離,盡管隻剩下三針就完事,但他卻不怕麻煩,用針頭挑起縫線,重新縫合一遍。
他心頭更是深以為然,這就是現實世界和模擬手術室最大的差距所在。他在手術室內,基本麵對的患者,都是麻醉後無法動彈了,自然無法觀察手術後的各種恢複情況。隻能靠係統給予的分數,來大概判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