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從一而終(1 / 2)

“馮先生,馮小姐,針對你的病情,我們醫院通過協商,最後確定有兩種治療方案。第一個就是湯姆遜教授製定的立體定位激光消融手術方案,這項手術需要進行三十七次精準無比的激光手術。隻要一次失誤,就有生命危險。我們整個醫院的所有醫療力量,和外國專家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成功的幾率隻有百分之一甚至更低。”

馮秋雲的母親愣了一愣,看了女兒一眼,見她眼珠上下動了一下,心頭一酸,用堅定不移的語氣點點頭。

“劉院長,這個情況我們早已經知道,但我們和秋雲都願意做手術。所以你的第二個保守方案,就不用再說了。我們知道醫院為秋雲費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就是想治好秋雲,我們全家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們。”

劉洋對一家三口擺擺手,一臉真摯地看著躺在輪椅上的病患者。

“小馮,我這次可不是勸說你放棄你手術的,而是提供第二個手術方案,供你選擇。這是一個創新型的手術,可以說你就是第一個病人。給你動手術,就是診斷出你病情的陳群醫生,他認為這種手術相對要安全一些,但同樣是高風險。不過,我們興建了一個造價四千多萬的嶄新試驗手術室,采用18年才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最先進儀器,替你神經進行切割和重建。”

女孩的眼球連續迅捷地轉動兩下,看朝了劉洋。

劉洋知道她的心思,轉頭對她的父母掃視了一眼,耐心地解釋起來。

“醫院製定的第二個方案,是由兩位院士一起把關,更用電子模擬係統模擬過多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至於具體方案牽扯到很多醫學術語,我就用最簡單的言語說明一下,讓你們心頭有一個具體的比較。”

“第一,這新手術將從細胞層麵修複你的腦血管,將病變部分徹底修複打通,而不是如激光消融一樣,徹底切除病變部分。隻要出錯,就沒有第二次。而是出錯,也僅僅是損傷幾十個細胞。如果說激光消融是桌子上的水果刀,那光鑷修複就是繡花針,兩者造成的傷害是不一樣,手術的層麵也是不一樣。它至少降低了百倍的手術範圍。”

“但是,用水果刀和用繡花針切水果花費的時間是不一樣,手術時間越長,危險性越大,這是一個外科手術的常識。我們預計至少要花費二十小時以上的時間,比起激光消融的幾小時時間是不可比擬的。”

“這種手術最大的優點,就是要是一次完不成或者中途出現什麼意外,還可以停下來,對身體損傷較小,幾個月後再進行第二次手術。不過醫院盡量一次手術做完,所以備用了三個醫療隊伍,為這次手術做準備。”

“陳群醫生前幾天用相同的儀器,為北美的音樂天後艾米拉·亞雯小姐做了一個喉管手術,手術非常成功。幾天時間,艾米拉小姐喉嚨下的傷痕全部愈合,連痕跡都看不出來。同時,陳群醫生為也為其他患者做了幾個小手術,包括三例腦血管手術,患者恢複得很好。”

夫婦二人互相對望一眼,彼此看出對方眼神中的疑惑和驚訝。最後馮秋雲的母親才盯著劉洋,一字一頓地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