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解剖刀!”
陳群的聲音猶如機械般冰冷,不帶任何表情,略為調整了身體站立的方位,將背後比他矮了半個頭的羅賓醫生的視線全部擋住。
“陳,慢一點!這個腫瘤太貼近腦神經束了,隻要稍微用力,就會切斷腦神經束,讓患者昏迷不醒!”
羅賓醫生作為手術指導,多年的臨床經驗早不翼而飛,有些提心吊膽地提醒麵前的中國小夥子,生怕他年輕氣盛,一味追求快捷,導致整個手術失敗。
他作為梅奧診所的大主任,自然不怕一個遠東億萬富翁死在手術台上的種種後果,因為那些東方人的影響力在美國根本就不好使。在他眼中,陸文遠這位億萬富翁,也就如同他前幾天接診的那位百萬富翁一樣,僅僅是他試驗性手術的小白鼠,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他關心的是手術是否成功,而不是患者的生死。
隻要陳群在這例三期腦瘤手術中表現突出,完成他的要求,就是一個成功的手術。至於患者的死活,那很大原因是並發症之類的原因造成的,這是任何手術必須冒的風險,就算是屍解也找不到任何過錯。
任何手術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一具具冷冰冰的屍體上的,這是任何外科手術發展的必然過程,所有死在手術台上的患者,都是醫學進步的先驅者!
羅賓醫生對這個手術的期待值不是很高,更多的是為了讓自己的醫學理念能夠得到驗證。而陸文遠的病情,恰好就是他驗證的一張試卷,一個高難度的考題。
“我準備使用銳器解剖術,來分離這片神經束!”
陳群胸有成竹地回答。
羅賓將身體挪移了一個位置,看著患者脖頸後的開口。這裏是鏈接脊椎神經和大腦的部分,許多神經束猶如錯綜複雜的網線,交織糾纏在一起,再加上血管和淋巴組織,讓所有外科醫生都麵臨著第一個手術的難題。
必須處理好這些神經束,才能進入大腦下側,切除附著在神經束上麵的腫瘤。
“等一等,燈光再下來一點。好了,陳,你看,腫瘤已經完全入侵了他的腦丘,你無法找到手術切割所需要的平麵!讓我想想法子,威廉,馬上讓數據組重新構建三維圖像,直接發送在大屏幕上。”
陳群聽到這個吩咐,不禁有些感歎人家的設備齊全,人才更多。光是一個神經大科室,就有自己的專業醫學數據小組,而國內這樣的人才,幾乎是鳳毛麟角。就算是祥雲醫院,能快速自行構建三維圖像的,也就是十來個人,至於手術臨床構建的幾乎沒有。
不過這樣的小問題,他昨天晚上已經做出了完美的解答,還比破係統給調戲了一次。現在時間緊張,他哪裏等著一群紙上談兵的理論家構建模型,在模擬手術,重新找出一條路子來。
陳群立刻給出了下一個指令。
“抽吸器給我,羅賓先生,我可以用這玩意將切口變薄一點,然後進行切除!”
陳群接過器械護士遞過來的吸管,小心翼翼地朝著脊索神經束中間抽吸了幾下,露出一片白色的神經和鮮紅的肌肉和皮下組織,彼此緊密地黏合在一起。
“陳,速度再慢一點,這裏的組織和神經黏合得太緊,你要是繼續切割分離的話,患者會死!立刻停止手術,進行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