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細節決定成敗(1 / 2)

祥雲醫院曆史上第一例多術者體外手術,在兩個小時候後徹底結束。無論是陳群,還是北條央鈴,都覺得整個過程最震撼的場麵,就是患者空空無物的腹腔中,隻有靠近脊椎的大動脈在清晰的視野中整齊有力的跳動。

盡管這個畫麵被陳群提議的暖水袋給暫時填埋,但所有年輕人都是興奮不已。因為這是另外一種極端外科手術發展的方向。它的出現,代表著另外一種治療方案在臨床領域又邁出了一大步。

肝髒、腎髒、胃、小腸、大腸、被分成了五個部分,由五組最頂級的外科主治醫師來進行手術分離。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大醫院的精英骨幹,整個小組任何一個主治醫生拿出去,都算是全國排名前五的行列,就算是全世界,總體水平也是前十到前二十這個檔次。

又加上擁有廣闊的視野和幾乎無限的手術空間,幾乎就相當於一堂活體解剖切除的教學課,要是做不好,那簡直就是丟人現眼。在五個器官間,血液通過體外循環的方式灌注在器官內,徹底避免了患者大失血的這個最大隱患。

如果不是中間器官的摘取安置,會導致很多不良後果,甚至會因為意外導致手術失敗,那其實這分開來做的五個手術,難度對於五個主治醫生來說,直接降低了幾個檔次。所有,腎髒、胃兩個器官的手術最快完工。緊跟著十多分鍾後,大腸部分也對所有癌細胞進行了標識切除。

唯一剩下的就是最複雜的肝髒和小腸。

不過無論是坐在手術室外的的醫院精英,還是幾千裏外隻能看著的一群年輕人,都看出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手術很快就順利完工了。

這樁手術的難度不在於各個器官癌細胞的切除,而在於癌細胞切除後,患者對這些部分的適應情況。這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至於技術層次的器官重新安置回腹腔中,其實就相當於五個移植手術。

套用劉洋的原話,這是兩個手術,五重自體移植和教學示範切除,合攏在一起,才難度大增,呈現幾何級數地提升。

醫院派出了最好的外科醫生,然後又讓一個新晉升的係統外科醫學院士來總覽全局,恐怕全世界也就是隻有二三十家醫院能找出這樣的配置,這樣的技術力量和這樣的技術設施。

不過就算是這樣的力量,在手術過程中也出現了幾次小情況,其中一次更是將小腸給折疊彎曲在了一起,導致了腸道堵塞。幸虧發現得早,才離開糾正過來。

無論是做手術的醫生,還是在旁邊看的,都是某個領域的佼佼者,當然知道這樣的情況出現,是任何手術中不可能避免的。任何計劃都會出錯,一個手術計劃能在手術中能磕磕碰碰實施完畢,就算是非常成功的手術了。

尤其是這種開創性的外科手術,能將掏出來的器官,重新放進患者的肚子裏,患者沒有馬上死在手術台上,已經是具備了很高的科研價值。下一次類似手術的時候,會將這一次手術的每一個細節討論了又討論。

就在黃海濤縫上腹部最後一針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抬眼看了一眼前麵患者的監控數據麵板,盡管各項指標都非常低,鳴叫報警幾分鍾後,所有嘰嘰喳喳的聲音全部消失,讓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盯著監控屏幕,懷疑是不是自己看花眼了。

“小顧,究竟輸了多少血?”

“十二升,不過大部分是體外循環的時候輸入外麵的幾個器官的,體內的血液,大部分保持了自主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