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醫學界的工業革命(1 / 2)

夏綠特醫院的施耐特院長站在病床前,認真檢查了一下漢斯的各項生理數據,又對他進行了一個簡單的體檢,確定他沒有出現任何後遺症和術後並發症,心頭也是湧起一絲絲驚訝。

對於這位來自中國的陳,他可以說是比其他任何外國人都更了解這位年輕人,畢竟,他的第一個視頻——《如何取出口中的電燈泡》,就是發在他醫院的網站上,他剛好看到,還順手將這個視頻給放在網站首頁置頂了一下。

當時他僅僅是當成一個笑料來欣賞,並為這位年輕的醫生表示了一點點讚賞。

如果說這個視頻展現的是一種生活中的小幽默的話,那陳的第二個視頻,就是一個合格外科醫生,在緊急情況下救治患者的發明創造。思路既嚴謹合理,方案卻天馬行空,硬生生地將一根股動脈斷裂大出血的病人,用最簡易的條件給搶救回來。

這個手術對於專業的醫生來說,其實並沒有引發多大的效應,但回過頭來,施耐特院長可是從這個最簡陋的手術中,發現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東西。尤其再和陳群後麵一個嶄露頭角的下頜修複整容手術,可以看到明顯的進步和一飛衝天的操作。

這和外界流傳的說法,陳是東方集權國家從小培養出來的手術機器,完全不一樣。任何外科醫生隻要看到這三個視頻,絕對會認為是一個外科天才的冉冉上升……不,火箭式跳躍的過程,這完全符合醫學常識。

一個年輕人在外科上再有天賦,也需要一個成長過程,尤其才開始接觸患者,進行手術,都不可能做的很好的。隻有不停地通過手術,技術得到鍛煉,心靈得到自我認可,才會漸漸釋放出自己的潛力,完成火箭式的飛躍。

隻是,將外科手術的技巧,運用到了高倍顯微鏡的細胞層麵,這個飛躍也實在是太大了一點。

這個鎖閉綜合症的病人,直接證明了陳群是單獨完成了他的第一個病人手術,更在第二個手術上有了質的提升。整個手術完成得和教科書一般完美,層次分明,就算讓那些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手術的實習醫生,也能學習到很多很多東西。

一個嶄新的術式,從創新到成熟,幾乎隻用了半年時間。這個術式,最適用的地方隻有神經領域,其次才是血管領域,至於其他地方,都是補充說明。至於運用到眼睛上,那隻是作為練手的基礎部分。

擁有古老智慧的中國人果然是野心勃勃,對外界宣稱近視眼矯正手術,其實隻是他們推廣的第一步,根本不在意這個手術是否獲獎。他們隻是在為這種手術大麵積運用到全身各個領域,如大腦,心髒和肝髒,肺髒這幾個重要部分做鋪墊。

大概經過三五年的訓練,那批做近視眼糾正手術的外科醫生,已經完全掌握了這種微創手術的基本操作,然後再去做其他手術,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他人或許不知道祥雲醫院為什麼要聯合國內的幾十家醫院,一起推廣這種手術。大家認可的原因也十分簡單,就是壟斷近視眼治療罷了。但這裏大家隻看到了利益的部分,卻沒有看到隱藏在背後的技術層麵多方麵運用。

以中國那樣的體量人口和疆域,隻要這種微創手術一推廣開來,觸及全身各部分,那就是醫學界的一次工業革命,將中國的醫療水平直接提升幾個檔次,實現全方位的彎道超車,不用跟隨著西方現代醫學的後麵亦步亦趨地學習,而是如同他們5G技術一樣,輕裝上陣,一步到位地反超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