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頸內動脈剝離(1 / 2)

坐在觀察室的老醫生再也忍不住了,連忙追問起來。

“陳醫生,為什麼病人沒有出現我們最擔心的運動性失語,也沒有出現全身痙攣。上次我們采用探針碰了一下,就出現了狀況,讓我們馬上停止了手術。”

陳群輕描淡寫地回答。

“這或許是我們運氣好,沒有出現異樣。不過我們依然做好了完全準備,要是患者出現痙攣和運動性失語,我們馬上靜脈注射地泮,然後用丙泊酚控製,這邊也準備了用冷生理鹽水灑到大腦淺表,緩減症狀。看起來是用不上了。”

老醫生當然知道這不是運氣的問題,但讓他鬱悶的是,陳群的每一個動作他都能看懂究竟是幹什麼,但聯合在一起,他就徹底懵了,根本不知道陳群這些手法技術的真實目的。

倒是他身邊的葉翰林可是看過陳群幾十例手術,和院裏的各大科室主任教授探討過,陳群自己也講解過,倒是一瞬間就看懂了。

陳群剛才幾個看上去無意義的動作,其實是在試探規避毛細血管和主要神經連接,直接先知先覺地將手術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全部給解決了。盡管不是完全理解,但給同行講解一下還是有資格的。

“這不是運氣問題,而是小陳的技術核心是來自我們醫院的劉院長,他最擅長止血,而小陳將劉院長的本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由被動止血變成了主動止血,也就是在預感可能引發雪崩的情況下,先行控製血管,讓即將到來的危機提前消除。”

葉翰林絲毫不介意在同行麵前擺擺顯,指著陳群左手邊的投影儀介紹。

“你注意到那個大腦投影圖像了嗎?它不是靜態的,而是實時跟進,模擬患者大腦的所有血流和神經結構,盡管我們從手術視野中看不到血管的位置,但從這幅3D投影圖像中,能清晰地看到兩根毛細血管就在大腦淺層下,所以小陳可以根據這個圖示,進行相應的調整。”

“這是動態的?你們技術也太先進了吧?那有這個人體的合成地圖,那豈不是讓很多手術變得十分簡單?”

高秘書忍不住說出了他的心裏話。

不過迎接而來的卻是老醫生的反駁。

“這是有幫助的,但對很多腦科手術來說,幫助反不是那麼大。怎麼解釋呢?大腦手術就如同微雕,和常規手術相比,要求更為精細。盡管我們看到不少微雕藝術家能夠在芝麻上雕刻上千字,但大部分就算是勤學苦練一輩子,也是無法做到的。或者這麼說,體操運動員能完成的動作,我們就是打死都做不出來!”

這話立刻引來了葉翰林的微笑。

“這理就是這個理,盡管我們醫院有這種投影技術,但真正能運用得上了,也就隻有小陳一個人。其他醫生大部分都是停留在練習的階段,還沒有投入臨床應用。因為這種實時投影技術,越是精確完善,就越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從而導致了模擬圖像不是完全準確,還是需要靠醫生自己經驗來克服。”

老醫生揉揉額頭,回頭向葉翰林看了過來。

“我記得這種技術僅僅是從你們醫院的楊院士患上腦瘤之後才開始采用的,但之前是沒有的。我的兩個學生在這裏進修的時候,可是清楚這件事情額。那之前對於小陳教授,又是如何完成各種高難度的手術的?”

一說到這個,葉翰林無不得意地開始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