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寧認真端詳了三十秒,然後完全確信陳群所有的動作流暢自如,沒有一點不和諧的感覺。不知道為什麼,素來溫文爾雅的大博士,也覺得心頭有一絲絲檸檬味道從心靈深處湧了起來。
這可是真正的天賦碾壓一切,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腦回路碾壓一切,陳群這家夥的大腦回路絕對和普通人不一樣,不然怎麼可能左手進行的手術,和右手完成得一模一樣呢?盡管在一些輕微的細節上有一點點差距,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外科醫生中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笑話:大腦:我行!胳膊:你不行!
構思設想和肢體真正做到,這是兩回事情。如果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小陳的神經反應敏捷,控製程度高,然後身體各個組成部分都是運動員級別的,才能如此協調地在改變常用手之後,依然不受任何影響。
陳群當然吧不知道身邊的助手顧寧顧打主任出現了那麼多心理活動,手掌一下停止下來,對麵的北條央鈴幾乎不用陳群發出任何命令,就將抽吸管和止血紗布湊了上去,開始完成止血抽吸。
一個最小號的開胸器從東方聞馨手中遞在了陳群手裏,拿著這款黝黑色的開胸器,陳群幾乎不用看上一眼,不假思索地就將開胸器放在了小患者的胸腔開口位置,旋轉了兩下轉軸,一下將胸腔的位置開到了八公分的位置。
這對他來說,在係統空間手術室進行了上萬例的手術實戰,都養成了非條件反射,左手能做到右手一樣的利索幹脆,很大部分是由於他當時的條件逼迫出來的。
開始訓練,他隻要一個人進行手術,模擬護士也是後來漸漸增加的。在一個人和兩個人要完成一個小組的手術時,很多動作都得精簡,爭分奪秒地爭取每一秒的時間,讓陳群養成了左右開弓的習慣。
對他而言,左手能完成右手八九成的手術,差距有一點,但不大,是他確保能在三個變態模擬病人中堅持得更久的一個必要條件。
顧寧看了一下陳群固定的開胸器露出的視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隻有八厘米的空間,這裏還要插入兩根體外循環血管,是不是太小了一點?你根本沒有了手術空間。”
陳群淡然回複了一句。
“病人情況非常嚴重,多撕裂一分位置,對孩子的身體都是一個巨大的傷害,要不是為了預防其他突然事件,我開始準備將口子開成六公分的!”
話音一落,耳邊突然傳來了係統歡愉的聲音。
“恭喜您,經過了無數的練習和實踐,你終於領悟了真·大宗師級切開技術。所謂切開,並非是有一個可以量化標準的,而是根據病人狀況作出各種各樣的變化,做到最佳切口。你這兩厘米的變化,卻代表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
“恭喜您,你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能真正身踐力行的切開技術大宗師,比起其他幾位在無法進行個人手術的大宗師相比,你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這門技術大師和大宗師看起來做出的選擇沒有任何兩樣,但其中的學問深淺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為此,你獲得了一個真·大宗師級寶箱一個。請認真尋找你的寶箱,獲得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