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循環開始,進行手術的兩位,你們血管末梢的口子不要開得太大,因為我們的情況是無血可流,必須從每一個環節來控製出血,做到極限壓力下進行手術。現在血液是稀釋狀態,因此對血管的用藥比起平日更多,請術者留意。”
陳群用刻板的英語對兩位正在手術台上忙碌的女孩子招呼,盡管他已經解決了輸血的問題,將一升過濾了大部分紅細胞的血液替換成了林格氏液,但一升血液無法支持起整個心髒手術,患者的血液依然要被稀釋一部分,尤其死血紅細胞的量是最少的,他要做到毫發不差。
“為了減少氧氣的消耗,把溫度也降低到十五攝氏度以下。”
聽到這個指令,旁邊的香川秀忍不住提出一個建議。
“為什麼不用低溫冷凍狀態下進行手術,豈不是血液消耗量更少嗎?陳醫生你也在夏威夷做過一樣的手術,這個方案更為穩妥。”
偷梁換柱成功的陳群心情大好,並沒有指責這喜歡頂嘴丫頭的質問,反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解釋他問什麼能在沒有進行輸血的情況下,能做完手術,立刻給出了解釋。
“你搞錯了一點,就是低溫手術必須建立在擁有足夠輸血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我之所以不采取低溫手術,也是因為患者的體溫太低的話,血液粘稠程度會亢奮。我現在成功將目標活化凝血酶時間,保持在300秒,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維持在65%,留下了百分之五的飽和度空間,應對其他意外。”
果然猜測得一點都沒錯!
在觀察台上站在的北條廣雲和梁大主任彼此對視一眼,都知道就算在這樣極端的情況下,陳群都依然有法子留出一定的空間,那說明他並沒有被逼到極限。
或許,這家夥根本就沒有極限!
幾乎在同一時間,劉洋正在辦公室裏衝著電話機吼了起來。
“四百毫升就四百毫升,隻要有就好,我立刻派直升機去接,你們也馬上出發,我們在中途彙合,讓我看看地圖。彙合點就在亞洲體育場,直升機也好降落,距離你們那邊也才三公裏,正好爭分奪秒地趕得上。”
小陳的研究中心開張第一天就遇到這十死無生的局麵,根源還不在於他的技術,僅僅是在於特殊血液的供應上。本來還以為這家夥會知難而退,結果這混蛋還學會了戰場上常用的血液稀釋法來蒙混過關。
這小子要是去當軍醫才是最合適的,可惜現代是和平年代,倒是讓他有些屈才了。
劉洋忍不住在腦海中感歎了一句,反正對他來說,就算是提名諾貝爾醫學獎,都不如軍醫這個職位有前途。他開始還準備打電話提醒一聲,沒有法子的極端情況下可以稀釋血液來完成手術,結果這小混蛋早就想到了,倒是不虧是自己傳承衣缽青出於藍的弟子。
等手術完成之後,才去楊小泉那老鬼麵前炫耀,讓他無話可說。這次研究中心開張大吉,院裏有份量的老家夥一個都沒有過去,就是為了樹立一個年輕人的時代,不讓他們身上的暮氣帶了過去。